基于空间经济学线性模型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 ·本选题的来源 | 第13页 |
| ·本选题的目的 | 第13-14页 |
| ·本选题的意义 | 第14页 |
| §1.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第14-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本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空间经济学概述 | 第17-23页 |
| §2.1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2.2 空间经济学及空间经济学模型 | 第20-21页 |
| ·空间经济学 | 第20页 |
| ·空间经济学模型简介 | 第20-21页 |
| §2.3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结合 | 第21-23页 |
|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空间经济学结合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空间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现状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区域旅游空间经济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 §3.1 区域旅游空间经济的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 ·旅游产品及其价格 | 第23页 |
| ·旅游消费 | 第23-24页 |
| ·旅游目的地 | 第24页 |
| ·旅游市场结构 | 第24-25页 |
| §3.2 区域旅游空间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 ·区域旅游空间经济模型的核心函数 | 第25页 |
| ·旅游市场短期均衡 | 第25-26页 |
| ·旅游市场长期均衡和空间效应分析 | 第26页 |
| §3.3 区域旅游空间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 | 第26-30页 |
| ·旅游者消费效用函数 | 第26-27页 |
| ·空间关系与旅行成本 | 第27页 |
| ·外部经济环境——旅游消费预算约束条件 | 第27页 |
| ·内部承载能力——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约束条件 | 第27-30页 |
| 第四章 区域旅游空间经济模型构建及讨论 | 第30-40页 |
| §4.1 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 ·区域旅游者消费效用函数 | 第30-31页 |
| ·区域旅游者消费预算 | 第31页 |
| ·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约束 | 第31页 |
| §4.2 模型分析 | 第31-36页 |
| ·旅游市场短期均衡 | 第31-35页 |
| ·旅游市场长期均衡 | 第35-36页 |
| §4.3 模型讨论 | 第36-40页 |
| ·固定和可变投入对旅游业资本流动影响 | 第36-37页 |
| ·环境容量对旅游业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旅行成本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旅游产品替代弹性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分析 | 第40-50页 |
| §5.1 京津冀区域旅游 | 第40-41页 |
| §5.2 京津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特征 | 第41-48页 |
| ·京津冀区域旅游数据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 ·京津冀旅游空间结构经济特征 | 第42-46页 |
| ·京津冀旅游业空间集聚现象的探讨 | 第46-48页 |
| §5.3 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对策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3页 |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 §6.2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51-52页 |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索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