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传统诗性历史的消解与多元化历史观念的浮现 | 第9-23页 |
| 第一节 二元的基础论在小说叙述内容中的消解 | 第9-13页 |
| 一、对历史人物的“祛魅” | 第11-12页 |
| 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戏谑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多元化的历史观念 | 第13-23页 |
| 一、权力争斗是历史更替的根源 | 第14-18页 |
| 二、物质匮乏所引起的物质占有欲 | 第18-20页 |
| 三、偶然性对历史决定论的解构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别样的历史展现方式 | 第23-33页 |
| 第一节 异质性叙述策略对历史的消解 | 第23-28页 |
| 一、“全知型”第一人称的独特叙事视角 | 第23-25页 |
| 二、共时态的叙事手法 | 第25-27页 |
| 三、各个时空单元并列的叙事结构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游戏与思索:表现手法对历史的消解 | 第28-33页 |
| 一、具有游戏性质的模仿叙事 | 第28-31页 |
| 二、反讽:后现代主义写作消解书写主体自我情感的有效方式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否定、破坏、消解和颠覆——作品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 | 第33-42页 |
| 第一节 传统历史主题的消失与多元论的世界观的浮现 | 第34-37页 |
| 一、质疑理性主义、消解宏观叙事 | 第34-35页 |
| 二、质疑中心性和一元性,推崇多元论 | 第35-37页 |
| 第二节 渗透在作品中的异质性话语方式 | 第37-42页 |
| 一、元小说的引入与线性叙述主体的消解 | 第37-38页 |
| 二、拼贴:后现代主义最擅长的语言游戏 | 第38-39页 |
| 三、时空转换带来的历史的断裂 | 第39-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注释 | 第43-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中文摘要 | 第49-5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5-65页 |
| 后记 | 第65-66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