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论文

58例15~35岁自杀死亡者心理解剖案例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2页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2-18页
   ·研究对象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调查过程第12页
     ·信息人的选择第12-13页
     ·伦理问题第13页
   ·调查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一般情况第13页
     ·自杀行为情况第13-14页
     ·生活事件第14页
     ·社会支持第14页
     ·绝望第14页
     ·冲动第14页
     ·特质焦虑第14-15页
     ·精神障碍第15页
   ·质量控制第15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15-18页
     ·指标编码说明第16页
     ·信息处理第16页
     ·统计分析第16-18页
第三章 结果第18-31页
   ·两个信息人之间的一致性第18页
   ·15-35 岁自杀死亡者一般情况第18-21页
   ·15-35 对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第21-23页
   ·自杀相关因素分析第23-31页
     ·精神障碍第23-26页
     ·生活事件第26-27页
     ·社会支持第27-28页
     ·冲动性第28页
     ·抑郁水平、绝望感、特质焦虑第28-29页
     ·因素间的相关分析第29-31页
第四章 讨论第31-40页
   ·心理解剖研究方法探讨第31-32页
     ·应用现状第31页
     ·局限性第31-32页
     ·优越性第32页
   ·自杀死亡者社会人口学特征第32-33页
   ·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第33-34页
     ·自杀方式第33页
     ·自杀危险征兆第33-34页
   ·自杀相关危险因素第34-40页
     ·躯体疾病第34-35页
     ·冲动性第35页
     ·生活事件第35-36页
     ·社会支持第36-37页
     ·焦虑、绝望与抑郁对自杀的影响第37页
     ·精神障碍与自杀第37-40页
第五章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综述第45-52页
附录第52-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保险受益权研究
下一篇:论中国公司治理之改革--以公司治理趋同化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