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10页
 (一) 选题动机第7页
 (二) 文献回顾第7-9页
 (三) 创新之处第9-10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及发展历程第10-20页
 (一) 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第10-12页
  1. 资产减值的基本涵义第10-11页
  2. 资产减值会计的涵义第11-12页
 (二) 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第12-18页
  1. 资产减值会计在国际的发展第12-16页
  2.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第16-18页
 (三)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实施的意义第18-20页
  1. 体现了国际趋同的趋势第18页
  2. 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第18页
  3. 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第18-19页
  4. 有助于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第19-20页
二、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的比较第20-30页
 (一) 存货方面第20-21页
 (二) 金融资产方面第21-24页
  1. 应收款项方面第21-22页
  2. 投资方面第22-24页
 (三) 长期资产方面第24-30页
  1. 资产减值准则提出了新的概念第24-25页
  2. 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确第25页
  3. 在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上更加明确第25-26页
  4.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的可操作性更强第26-27页
  5. 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第27-28页
  6. 改变了对商誉的处理方法第28页
  7. 明确规定己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第28-30页
三、新资产减值准则体系的实施产生的影响第30-35页
 (一) 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第32-33页
 (二) 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第33-35页
四、运用新资产减值准则体系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第35-47页
 (一) 新资产减值准则体系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5-39页
  1. 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2. 财务人员水平的制约第36-37页
  3. 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第37-38页
  4. 外部监督力量的制约第38-39页
 (二) 健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第39-47页
  1. 不断修订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第39-40页
  2. 完善企业执行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条件第40-43页
  3. 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实施的外部条件第43-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讯协议栈的研究
下一篇:转向架构架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