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禾本科牧草国内外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中间偃麦草概述 | 第13-14页 |
·中间偃麦草的植物学分类 | 第13页 |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学特点 | 第13页 |
·中间偃麦草的饲用价值和改良价值 | 第13-14页 |
·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和特点 | 第14-16页 |
·基因枪转化法 | 第14-15页 |
·激光微束穿刺法 | 第15-16页 |
·启动子的选择 | 第16页 |
·赖氨酸基因研究 | 第16-17页 |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37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3页 |
·供试植物材料 | 第19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19页 |
·酶和生化试剂 | 第19页 |
·引物 | 第19-20页 |
·主要溶液化学成分 | 第20-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37页 |
·番茄花粉高赖氨酸基因 TSB 的获得 | 第23-25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5-30页 |
·中间偃麦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遗传转化 | 第31-33页 |
·转化植株的筛选培养及再生 | 第33-35页 |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35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35-37页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9页 |
·中间偃麦草总 RNA 的完整性及质量检测 | 第37-38页 |
·反转录 PCR 检测 | 第38页 |
·番茄高赖氨酸基因 TSB 的载体构建分析鉴定 | 第38-42页 |
·PBS-TSB 载体分析 | 第38-41页 |
·PBIUB-TSB 载体分析 | 第41-42页 |
·中间偃麦草植株再生体系的简单建立与分析 | 第42-45页 |
·中间偃麦草基因组卡那基因检测 | 第42-43页 |
·转化受体的选择 | 第43页 |
·培养基的选择与建立 | 第43-44页 |
·中间偃麦草植株再生过程图片 | 第44-45页 |
·基因枪及激光转化中间偃麦草 | 第45-47页 |
·细胞质壁分离试验 | 第45-46页 |
·基因枪及激光转化中间偃麦草 GFP 基因的瞬时表达检测 | 第46页 |
·质粒 DNA 浓度的确定 | 第46页 |
·转基因植株的选获 | 第46-47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47-49页 |
·转基因植株的 PCR 检测 | 第47-48页 |
·SOUTHERN BLOTTING 杂交检测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中间偃麦草愈伤组织的分析 | 第49页 |
·基因枪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49页 |
·激光微速穿刺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玉米泛素启动子 UBI | 第50页 |
·转基因牧草的安全性和风险性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