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

基于用户模型理论的手机和逸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5页
   ·关于和逸性第8-10页
     ·什么是和逸性第8页
     ·和逸性的研究的背景第8-10页
   ·为什么以手机为研究对象第10-12页
   ·现有手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2 用户模型理论第15-21页
   ·用户模型理论的相关概念第15-17页
   ·用户模型理论第17-18页
   ·用户角色转换第18-20页
     ·初级用户第18-19页
     ·中间用户第19-20页
     ·专业用户第20页
     ·产品的目标第20页
   ·小结第20-21页
3 和逸性研究第21-37页
   ·探讨设计模式第21-23页
     ·自参考设计模式第21页
     ·市场用户模式第21-23页
     ·假想模式第23页
   ·基于用户认知的设计原则第23-34页
     ·可视性原则第23-26页
     ·匹配原则第26-31页
     ·用户的习惯第31-32页
     ·预设用途和限制因素第32-34页
     ·提供反馈第34页
   ·权衡用户的偏好第34-36页
   ·小结第36-37页
4 手机界面设计和测评第37-53页
   ·用户需求定义第37-41页
     ·图片编辑的需求第37-38页
     ·图片优势效应第38-39页
     ·图片编辑的趋势第39页
     ·图片编辑的用户心理模型第39-41页
   ·界面结构第41-45页
     ·分层理论第41-42页
     ·分层形式第42页
     ·案例分析第42-43页
     ·制作方案第43-45页
   ·视觉界面和构成元素第45-48页
     ·视觉界面第45-47页
     ·构成元素第47-48页
   ·图标可视性测试第48-51页
     ·测试目的第48页
     ·测试方法和内容第48页
     ·测试程序第48-49页
     ·测试过程与访谈第49-51页
     ·测试小结第51页
   ·小结第51-53页
5 结论第53-55页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第53页
   ·论文的新见解第53-54页
   ·尚待研究的问题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8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众文化中欲望叙事的凸现与悲剧意识的阙失
下一篇:Survivin基因RNAi对宫颈癌凋亡及放、化疗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