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模型理论的手机和逸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关于和逸性 | 第8-10页 |
·什么是和逸性 | 第8页 |
·和逸性的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为什么以手机为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现有手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2 用户模型理论 | 第15-21页 |
·用户模型理论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用户模型理论 | 第17-18页 |
·用户角色转换 | 第18-20页 |
·初级用户 | 第18-19页 |
·中间用户 | 第19-20页 |
·专业用户 | 第20页 |
·产品的目标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3 和逸性研究 | 第21-37页 |
·探讨设计模式 | 第21-23页 |
·自参考设计模式 | 第21页 |
·市场用户模式 | 第21-23页 |
·假想模式 | 第23页 |
·基于用户认知的设计原则 | 第23-34页 |
·可视性原则 | 第23-26页 |
·匹配原则 | 第26-31页 |
·用户的习惯 | 第31-32页 |
·预设用途和限制因素 | 第32-34页 |
·提供反馈 | 第34页 |
·权衡用户的偏好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手机界面设计和测评 | 第37-53页 |
·用户需求定义 | 第37-41页 |
·图片编辑的需求 | 第37-38页 |
·图片优势效应 | 第38-39页 |
·图片编辑的趋势 | 第39页 |
·图片编辑的用户心理模型 | 第39-41页 |
·界面结构 | 第41-45页 |
·分层理论 | 第41-42页 |
·分层形式 | 第42页 |
·案例分析 | 第42-43页 |
·制作方案 | 第43-45页 |
·视觉界面和构成元素 | 第45-48页 |
·视觉界面 | 第45-47页 |
·构成元素 | 第47-48页 |
·图标可视性测试 | 第48-51页 |
·测试目的 | 第48页 |
·测试方法和内容 | 第48页 |
·测试程序 | 第48-49页 |
·测试过程与访谈 | 第49-51页 |
·测试小结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5页 |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第53页 |
·论文的新见解 | 第53-54页 |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8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