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球根花卉类论文

秦巴山区野生百合的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我国的百合种质资源及其面临的危机第11-13页
     ·我国的百合种质资源第11-12页
     ·我国百合种质资源面临的危机第12-13页
   ·我国百合资源的利用情况第13页
   ·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方法第13-14页
     ·百合的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百合的繁殖方法第14页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第14-15页
     ·细胞理论第14-15页
     ·激素理论第15页
     ·光合理论第15页
   ·植株的再生途径第15-16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型第15页
     ·器官发生型第15-16页
     ·侧芽增殖型第16页
   ·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第16-19页
     ·外植体的影响第16-17页
     ·培养基的影响第17-19页
   ·百合试管内结鳞茎的研究第19-24页
     ·植物激素对试管鳞茎形成的影响第19-20页
     ·外植体来源对小鳞茎形成的影响第20页
     ·培养基中其它成分对试管鳞茎形成的影响第20-21页
     ·温度与小鳞茎形成的关系第21页
     ·光周期与小鳞茎形成的关系第21页
     ·氮素与小鳞茎形成的关系第21-22页
     ·多效唑与小鳞茎形成的影响第22页
     ·关于百合试管苗移栽的研究第22-24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野生宜昌百合组织培养的材料第25页
     ·光周期诱导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及测定培养基中蔗糖利用率的材料第25页
     ·温度诱导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及测定培养基中蔗糖利用率的材料第25页
     ·多效唑诱导野生卷丹试管鳞茎的材料第25页
     ·氮素诱导野生卷丹试管鳞茎的材料第25页
     ·试管鳞茎移栽的材料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29页
     ·野生宜昌百合组织培养的方法第25-26页
     ·诱导野生卷丹试管鳞茎的方法第26页
     ·不同光周期处理下野生卷丹试管鳞茎的生长动态第26-27页
     ·测定培养基中蔗糖利用率的处理方法第27页
     ·试管苗的移栽第27页
     ·测量与测定方法第27-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38页
   ·野生宜昌百合的组织培养第29-32页
     ·野生宜昌百合鳞片不定芽的诱导第29-30页
     ·野生宜昌百合叶片不定芽的诱导第30-31页
     ·野生宜昌百合不定芽的增殖培养第31页
     ·野生宜昌百合的生根培养第31-32页
   ·野生卷丹试管结鳞茎的光周期诱导效应研究第32-34页
     ·光周期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32页
     ·光周期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过程中鳞茎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光周期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过程中鳞茎淀粉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光周期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过程中鳞茎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第34页
     ·光周期对培养基中蔗糖利用率的影响第34页
   ·温度处理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34-35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34-35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培养基中蔗糖利用率的影响第35页
   ·多效唑处理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浓度的NH_4~+/NO_3~-及总氮量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36-37页
   ·试管鳞茎的移栽第37-38页
     ·加入不同体积的(NH_4)_2SO_4 营养液对野生卷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第37页
     ·不同处理得到的卷丹试管鳞茎对移栽后生长的影响第37-38页
第四章 讨论第38-42页
   ·野生宜昌百合的组织培养第38页
   ·野生卷丹试管内结鳞茎的光周期诱导效应第38-39页
   ·不同温度处理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39页
   ·多效唑浓度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39-40页
   ·不同浓度的NH_4~+/NO_3~-对野生卷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第40页
   ·光周期处理和温度处理对培养基中蔗糖利用率的影响第40-41页
   ·组培苗的移栽第41-42页
第五章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附录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D泵浦全固态电光调Q绿光激光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串空间模型的安全协议形式化验证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