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论文--配件、装饰件论文

穿戴式产品的概念开发及提案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引言第15页
   ·研究的理由第15-20页
     ·研究背景第15-17页
     ·目前国内外对穿戴式产品的研究情况第17-19页
       ·穿戴式产品的发展历史第17-18页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8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穿戴式产品的应用领域第19-20页
   ·穿戴式产品的一般概念描述第20-21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实践需求第21-22页
     ·理论依据第21页
     ·实践需求第21-22页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22-23页
     ·研究的内容第22页
     ·研究的方法第22-23页
   ·研究的目标与预期结果第23页
   ·研究的地位、作用、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产品穿戴式趋势的形成第24-36页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第24-28页
     ·关于生活方式第24页
     ·信息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新特点第24-25页
     ·信息时代的休闲生活方式第25-26页
     ·信息时代的工作方式第26页
     ·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方式第26-27页
     ·信息化社会的商务活动第27页
     ·现代社会的人际沟通与交流方式第27-28页
   ·科技发展对产品穿戴式趋势的影响第28-31页
     ·科技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关系第28页
     ·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高科技产品第28-31页
     ·高科技数字产品的发展趋势第31页
   ·穿戴的心理动机与流行时尚因素第31-34页
     ·穿戴的起源第32页
     ·穿戴的动机第32-34页
       ·功能因素第32-33页
       ·精神心理因素第33-34页
       ·产品穿戴式趋势形成的合理性第34页
   ·产品穿戴式趋势形成的原因总结第34-36页
第三章 穿戴式产品的现实情况考察与分析第36-65页
   ·便携式高科技产品发展历程的考察与分析第36-41页
     ·便携式高科技产品的发展历程第36-41页
   ·现代人随身化物品归类与分析第41-42页
   ·现代人携带物品情况问卷调察第42-59页
     ·问卷说明第42-43页
     ·现代人外出必备物品考察分析第43-45页
       ·日常出行携带物品情况第43-44页
       ·旅游出行携带物品情况第44-45页
       ·出行携带的其他物品统计第45页
     ·人们对出行携带物品态度分析第45-46页
     ·携带物品态度与性别心理差异第46-52页
     ·随身物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价值调查第52-54页
     ·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统计及价值观分析第54-59页
       ·被调查对象情况统计第54-56页
       ·业余爱好统计第56-57页
       ·对新技术兴趣态度的调查第57页
       ·价值观分析第57-59页
   ·日常随身产品的要点总结第59-61页
     ·日常随身产品的属性分类第59页
     ·模糊定义穿戴式产品属性区域第59-60页
     ·常用随身化物品的携带情况分析第60-61页
   ·人们日常出行所需的信息类型归纳第61-63页
   ·穿戴式产品的需求总结第63-65页
第四章 穿戴式产品的要素分析第65-82页
   ·穿戴式产品的人机要素第65-70页
     ·人机行为差异第65-66页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第66-67页
     ·穿戴式产品的人机关系特点第67-68页
     ·构建穿戴式产品的人机环境关系模型第68-70页
   ·穿戴式产品的形式要素第70-72页
     ·穿戴式产品的形式探究第70-72页
   ·穿戴式产品的功能要素第72-73页
   ·穿戴式产品的可选择性要素第73-82页
     ·穿戴式产品穿戴方式的可选择性第73-77页
       ·服装款式需求调查第73-77页
     ·产品与服装结合的可行性分析第77-80页
     ·个人化选择问题第80页
     ·换洗、拆卸和电池问题第80-82页
第五章 开发利用人体有效部位第82-105页
   ·人体感知特征第82-86页
     ·感觉与知觉特征第82-86页
       ·视觉功能与视觉特性第83-85页
       ·听觉功能与听觉特性第85页
       ·肤觉机能及特征第85-86页
   ·神经系统机能及特征第86-88页
     ·神经系统第86-87页
     ·中枢神经信息处理第87-88页
   ·人体体型与运动特征第88-95页
     ·人体全身体型及运动特征第88-89页
     ·头部形态及结构特征第89-91页
     ·躯干形态及结构特征第91-92页
     ·四肢形态及结构特征第92-95页
   ·人体部位潜在开发的可能性第95-105页
     ·人体可开发部位分析第95-100页
     ·对人体不可开发部位的分析第100页
     ·穿戴式产品潜在开发部位的原则探讨第100-101页
     ·对感觉系统的开发第101页
     ·人体未开发部位探讨第101-105页
第六章 穿戴式产品的设计提案第105-119页
   ·穿戴式产品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第105页
   ·穿戴式产品开发的重点第105-106页
   ·穿戴式产品的设计方法和流程第106-109页
   ·穿戴式产品随身化设计分析的检验点第109-110页
   ·穿戴式产品的设计应用第110-111页
     ·问题总结与问题提出第110页
     ·各领域穿戴式产品的需求解析第110-111页
   ·概念构想与表达第111-119页
     ·穿戴式产品设计构想一——日常一般的穿戴式产品第112-114页
     ·穿戴式产品设计构想二——旅行设备第114-115页
     ·穿戴式产品设计构想三——运动设备第115-117页
     ·穿戴式产品设计构想四——野外作业设备第117-119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9-122页
   ·结论归纳第119-120页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20-121页
   ·后续问题研究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5页
附录1第125-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功能铱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
下一篇:灯盏乙素和灯盏花素对心脑缺血性疾病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