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1 第一章 过极化率介绍 | 第7-18页 |
| ·斯塔克移动和过极化率 | 第7-9页 |
| ·过极化率的等方值和单位 | 第9页 |
| ·过极化率的物理涵义 | 第9-10页 |
| ·过极化率的实验测量方法 | 第10-18页 |
| ·EA方法 | 第10-15页 |
| ·FP-TRMC方法 | 第15-18页 |
| 2 第二章 过极化率的理论计算方法 | 第18-31页 |
| ·定义过极化率的理论公式 | 第18-19页 |
| ·激发能计算方法介绍 | 第19-31页 |
| ·CIS方法 | 第20-22页 |
| ·TDDFT方法 | 第22-26页 |
| ·IEFPCM溶液模型 | 第26-28页 |
| ·交换关联势的分类 | 第28-31页 |
| 3 第三章 过极化率的理论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68页 |
| ·研究目的和被研究分子 | 第31-33页 |
| ·量子计算化学软件介绍 | 第33-34页 |
| ·量子化学计算的参数选择 | 第34-42页 |
| ·计算结果对不同基函数的依赖性 | 第35-37页 |
| ·计算结果对不同交换关联势的依赖性 | 第37-42页 |
| ·分子基态几何结构与过极化率之间的关系 | 第42-49页 |
| ·BLA系数与过极化率之间的关系 | 第42-45页 |
| ·分子非共面性与过极化率之间的关系 | 第45-49页 |
| ·Diphenylpolyenes和OPVs分子的过极化率 | 第49-58页 |
| ·孤立分子情形 | 第49-52页 |
| ·EA实验中局域场对过极化率的修正以及过极化率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第52-58页 |
| ·Retinals分子的过极化率 | 第58-60页 |
| ·Diphenylpolyenes分子过极化率对S_1激发引起的几何结构弛豫的响应 | 第60-68页 |
| 4 第四章 分子电子器件的量子输运 | 第68-91页 |
| ·分子电子学和两端点分子电子器件 | 第68-70页 |
| ·Landauer理论中两电极间的量子输运 | 第70-72页 |
| ·分子电子器件的量子输运图景 | 第72-74页 |
| ·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 | 第74-78页 |
| ·量子输运与量子计算化学理论的结合 | 第78-82页 |
| ·密度矩阵的计算 | 第82-84页 |
| ·导线的表面格林函数计算 | 第84-86页 |
| ·OPV3分子的量子输运 | 第86-90页 |
|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 完成的论文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