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行政问责的逻辑意蕴、基本模式及制度创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导论第11-17页
   ·研究意义探讨第11-12页
     ·实践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12-14页
   ·研究方法设计第14-15页
     ·辩证逻辑分析法第14页
     ·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第14页
     ·比较分析法第14-15页
   ·文章的基本框架、创新及不足第15-17页
     ·文章的基本框架第15页
     ·文章的创新第15-16页
     ·文章的不足之处第16-17页
2 行政问责概念、意义及发展第17-31页
   ·行政问责的概念解读第17-21页
     ·行政问责的基本概念第17-19页
     ·行政问责的内涵第19-21页
     ·行政问责的基本特征第21页
   ·行政问责的意义第21-24页
     ·行政问责在政治道德建设上的意义第21-22页
     ·行政问责在责任政府建设上的意义第22-23页
     ·行政问责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意义第23-24页
   ·行政问责的历史发展第24-28页
     ·西方责任政府发展第24-26页
     ·我国特色的责任政府建设历程第26-28页
   ·我国目前行政问责的现实状况第28-31页
     ·我国行政问责的发展概况第28-29页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进展特点第29-31页
3 行政问责的逻辑意蕴——理论基础与价值追求第31-40页
   ·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第31-38页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是行政问责的思想根源第31-33页
     ·新制度经济学是行政问责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33-35页
     ·当代行政伦理观念是行政问责的思想基础第35-38页
   ·行政问责的价值追求第38-40页
     ·行政学者特里·L·库伯(T·Cooper)的阐述第38-39页
     ·行政管理学者斯塔林(Grover Starling)的阐述第39-40页
4 行政问责的基本模式第40-55页
   ·我国大陆地区行政问责的基本模式及特点第40-46页
     ·我国大陆地区行政问责的基本模式第40-44页
     ·我国行政问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4-46页
   ·国外及香港地区行政问责的主要模式及特点第46-55页
     ·西方主要国家及香港地区行政问责的模式第46-51页
     ·西方国家及香港地区行政问责的共同特点及可借鉴之处第51-55页
5 行政问责制度创新——我国的路径选择第55-66页
   ·行政问责文化建设是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思想基础第55-57页
     ·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第55-56页
     ·问责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破除"官本位"思想,建立以"民为本"思想为核心的新政治道德第56页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所有公务员的问责教育第56-57页
   ·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是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法律保障第57-59页
     ·我国行政问责制立法的总体状况:"法律缺失"第57-58页
     ·制订统一的行政问责法第58-59页
   ·异体问责的制度设计是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关键第59-61页
     ·加强人大监督第59-60页
     ·推进公民问责第60页
     ·加强媒体问责第60页
     ·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加强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第60-61页
     ·加强民主党派对政府问责的权力第61页
   ·建立行政问责制的工作机制是完善行政问责制的主要内容第61-64页
     ·职责明确是行政问责的前提基础第61-62页
     ·信息公开是行政问责的必要条件第62-63页
     ·全程提醒和全面问责的有机结合是行政问责的基本内容第63-64页
   ·行政问责制的配套制度建设是完善行政问责制的重要环节第64-66页
     ·建立行政责任评估机制,追究各级官员的责任第64-65页
     ·财产申报制度第65页
     ·对举报人的保护制度第65页
     ·完善问责救济制度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69-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邢台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天津开发区转型期战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