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烟草病毒感染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建立 | 第11-24页 |
1.导言 | 第11-13页 |
2.材料和试剂 | 第13-14页 |
·植物材料 | 第13页 |
·供试病毒 | 第13页 |
·试剂 | 第13-14页 |
3.方法 | 第14-17页 |
·RNA提取方法 | 第14-16页 |
·试剂盒提取法 | 第14页 |
·实验室传统提取植物RNA方法 | 第14-16页 |
·改良的提取烟草叶片RNA方法 | 第16页 |
·RNA完整性及质量检测 | 第16-17页 |
·RNA非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16页 |
·RNA的紫外分光光度定量(紫外分光光度计为UV-240) | 第16-17页 |
·RT—PCR分析 | 第17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RNA非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17-20页 |
·试剂盒提取RNA非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17-18页 |
·实验室传统方法提取RNA非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18页 |
·改良的方法提取RNA非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18-20页 |
·RNA纯度及得率 | 第20页 |
·RT-PCR扩增检测结果 | 第20-22页 |
·pr-1a基因的扩增 | 第21-22页 |
·Lhcb1基因和rbcL基因的扩增 | 第22页 |
5.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片光合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4-38页 |
1.导言 | 第24-26页 |
2.材料和试剂 | 第26-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6-27页 |
·供试病毒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3.方法 | 第27-30页 |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叶片 | 第27页 |
·引物序列 | 第27-28页 |
·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在正常和病毒感染烟草叶片中表达的半定量分析 | 第28-30页 |
·psbA基因正常和病毒感染烟草叶片中表达的半定量分析 | 第28页 |
·Lhcb1基因在正常和病毒感染烟草叶片中表达的半定量分析 | 第28-29页 |
·rbcL基因和rbcS基因在正常和病毒感染烟草叶片中表达的半定量分析 | 第29-30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烟草植株和叶片形态观察 | 第30-31页 |
·正常烟草叶片和TMV感染烟草叶片总RNA产量比较 | 第31页 |
·不同光强下正常烟草叶片和TMV感染烟草叶片中psbA基因的表达 | 第31-33页 |
·正常烟草叶片和TMV感染烟草叶片中Lhcb1基因的表达 | 第33-34页 |
·正常烟草叶片和TMV感染烟草叶片中rbcL和rbcS基因的表达 | 第34-36页 |
5.讨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综述(REVIEW) | 第43-64页 |
前言 | 第43页 |
1.光合作用 | 第43-57页 |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机理及重要性 | 第43-47页 |
·光合作用分析方法 | 第47-56页 |
·光合气体交换分析技术 | 第47-49页 |
·气孔限制 | 第47页 |
·RuBP限制 | 第47-48页 |
·磷再生限制&光合产物限制 | 第48-49页 |
·叶绿素荧光诱导分析技术 | 第49-56页 |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 第49-50页 |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测定及意义 | 第50-52页 |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应用 | 第52-53页 |
·叶绿素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 | 第53-56页 |
·光合作用的分子生理研究 | 第56-57页 |
2.植物病毒浸染对寄主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7-58页 |
3.病毒侵染后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变化的分子机制 | 第58-64页 |
·病毒侵染对寄主植物亚细胞结构——叶绿体生理形态的影响 | 第58-59页 |
·病毒侵染对植物叶绿体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病毒诱发的植物过敏反应与叶绿体基因表达的关系 | 第60-62页 |
·病毒诱导的植物过敏反应 | 第60页 |
·过敏反应与叶绿体基因的表达 | 第60-61页 |
·病毒诱发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叶绿体分解产物 | 第61-62页 |
·病毒抑制寄主植物光合作用研究方向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