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对象、目的、思路、方法、重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 | 第11-17页 |
·公司治理结构概念 | 第11-13页 |
·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第11-13页 |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第13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背景 | 第13-17页 |
·现代产权理论 | 第13-1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1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与演进趋势 | 第17-23页 |
·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 | 第17-18页 |
·市场型治理模式 | 第17页 |
·关系型治理模式 | 第17-18页 |
·日本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18-20页 |
·日本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 第19页 |
·日本银行外部治理结构 | 第19-20页 |
·汇丰银行公司治理模式 | 第20-22页 |
·汇丰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汇丰银行治理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公司治理模式演进趋势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 | 第23-39页 |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 第23-24页 |
·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社会性质 | 第23页 |
·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两面性 | 第23页 |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具有特殊性 | 第23-24页 |
·委托——代理关系复杂 | 第24页 |
·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负效应 | 第24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的历史途径 | 第24-30页 |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 | 第24-29页 |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 | 第29-30页 |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现状 | 第30-36页 |
·汇金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 | 第30-31页 |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构建情况 | 第31-36页 |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 第36-39页 |
·产权结构单一,产权主体缺位 | 第36页 |
·明显的内部人控制,存在道德风险 | 第36-37页 |
·监督权的低效配置 | 第37-38页 |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如何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有效治理 | 第39-50页 |
·如何有效解决国有资本的代表权问题——关于设置“金股”的探讨 | 第39-42页 |
·什么是“金股” | 第39-40页 |
·金股在国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中设置“金股”的探讨 | 第41-42页 |
·建立相互制衡的制度框架 | 第42-46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董事会独立性 | 第42-45页 |
·明确监事会职能 | 第45-46页 |
·利益相关者的安排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6-50页 |
·关于员工持股计划 | 第46-48页 |
·关于股票期权激励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