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中庭的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3-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中庭空间概述 | 第18-28页 |
·中庭的概念 | 第18页 |
·国内外中庭的发展 | 第18-23页 |
·中庭的起源与演变 | 第18-23页 |
·约翰·波特曼与现代中庭 | 第23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概念及其发展概述 | 第23-27页 |
·办公建筑的概念 | 第23-24页 |
·办公建筑的发展概述 | 第24-25页 |
·办公建筑的中庭空间 | 第25-26页 |
·办公建筑中庭的空间形态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类型、特性、功能及意义 | 第28-46页 |
·办公建筑的空间组合类型 | 第28-33页 |
·现代办公建筑的分类 | 第28-29页 |
·办公建筑空间的类型和构成 | 第29-31页 |
·办公建筑空间的类型 | 第29-31页 |
·办公建筑空间的构成 | 第31页 |
·中庭式办公建筑的基本形式 | 第31-33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特性 | 第33-35页 |
·空间的中介性 | 第33-34页 |
·空间的多功能性 | 第34-35页 |
·空间的实效性 | 第35页 |
·气候的适应性 | 第35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功能 | 第35-40页 |
·对城市空间的延续 | 第35-36页 |
·对建筑空间的丰富 | 第36-37页 |
·对交通流线的导向性 | 第37-39页 |
·对内部物理环境的改善 | 第39-40页 |
·中庭将自然引入建筑的方式 | 第39页 |
·中庭将自然引入建筑的作用 | 第39-40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意义 | 第40-45页 |
·对现代办公空间类型的丰富和增值 | 第40-43页 |
·对办公建筑中"内"的概念的延伸 | 第43-44页 |
·对现代办公建筑材料运用的扩大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影响办公建筑中庭设计的主要因素 | 第46-62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与人的行为心理 | 第46-49页 |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 第46-48页 |
·人对办公建筑中庭空间形态的认知 | 第48-49页 |
·办公建筑中庭与城市设计 | 第49-50页 |
·办公建筑空间形态构成基本要素 | 第50-61页 |
·体量 | 第50-52页 |
·围合方式及界面 | 第52页 |
·色彩 | 第52-54页 |
·材质 | 第54-58页 |
·室内装饰及构筑物 | 第58-59页 |
·绿化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设计要点 | 第62-86页 |
·中庭在办公建筑中的位置和形状 | 第62-65页 |
·中庭在办公建筑中的位置 | 第62-63页 |
·中庭空间的形状 | 第63-65页 |
·中庭的尺度控制 | 第65-68页 |
·尺度概念的相关论述 | 第65-66页 |
·形态是办公建筑中庭中尺度的客体表达 | 第66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尺度控制原则 | 第66-67页 |
·美学原则 | 第66-67页 |
·人性化原则 | 第67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尺度的形态控制 | 第67-68页 |
·办公建筑中庭的节能控制 | 第68-74页 |
·国内外建筑节能的概况 | 第70-72页 |
·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节能模式和措施 | 第72-74页 |
·办公建筑中庭的交通流线组织 | 第74-81页 |
·流通空间的设计 | 第76-79页 |
·滞留空间的设计 | 第79-81页 |
·办公建筑中庭的景观设计 | 第81-84页 |
·绿化的设计原则 | 第82-84页 |
·内外空间的过渡与延伸 | 第82页 |
·空间的分隔与界定 | 第82-83页 |
·视线引导 | 第83-84页 |
·空间的填充与利用 | 第84页 |
·柔化空间和边界 | 第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中庭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延伸 | 第86-99页 |
·空间的模糊性 | 第86-89页 |
·层的概念 | 第86-87页 |
·层的消解与空间模糊 | 第87-89页 |
·人文因素的表达 | 第89-91页 |
·生态概念的延用 | 第91-95页 |
·城市意义的推动 | 第95-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办公建筑中庭实例分析与反思 | 第99-113页 |
·成都市规划办公大楼分析 | 第99-101页 |
·大连软件园九号楼分析 | 第101-104页 |
·四川恒泽动力洪雅办公楼中庭设计分析 | 第104-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八章.结语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图表目录 | 第118-12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