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内热湿环境与通风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概述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第10-13页 |
·隧道内热湿环境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隧道气流理论及数学模型 | 第15-24页 |
·隧道气流理论 | 第15页 |
·隧道气流数学模型 | 第15-23页 |
·基本方程 | 第15-16页 |
·单列车通过时活塞风速度计算方程 | 第16-18页 |
·多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活塞风速度计算方程 | 第18-20页 |
·双线隧道气流加速度方程 | 第20-23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第3章 隧道内热湿环境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 第24-46页 |
·物理模型 | 第24-29页 |
·隧道内空气温、湿度的物理模型 | 第24-26页 |
·隧道内壁及周围岩土层温度场的物理模型 | 第26-27页 |
·隧道内行驶列车车体温度场的物理模型 | 第27-28页 |
·湿度的物理模型 | 第28-29页 |
·隧道温度模拟计算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29-44页 |
·基本方程 | 第29-32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2-42页 |
·计算工具及程序流程图 | 第42-44页 |
·隧道湿度模拟计算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44-46页 |
·基本方程 | 第44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4-46页 |
第4章 基本参数的取值和验证性计算 | 第46-54页 |
·基本参数的取值 | 第46-49页 |
·初始岩石温度 | 第46页 |
·空气和隧道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 第46-47页 |
·空气和列车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 第47页 |
·列车进入隧道时的温度 | 第47页 |
·定温层距壁面距离r_B的计算 | 第47-48页 |
·计算中时间步长的选取 | 第48页 |
·岩土层节点间距离的确定 | 第48-49页 |
·验证性计算 | 第49-54页 |
·活塞风速计算的验证 | 第49-51页 |
·隧道内换热模拟的验证 | 第51-54页 |
第5章 隧道内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54-63页 |
·温度分布的几种情况 | 第54-59页 |
·隧道内空气温度分布的几种情况 | 第54-57页 |
·隧道壁面温度分布的几种情况 | 第57-59页 |
·隧道长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列车速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岩土层初始温度的影响 | 第61页 |
·隧道外界大气温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太行山和南梁隧道热湿环境模拟 | 第63-101页 |
·太行山和南梁隧道简介及基础数据 | 第63-65页 |
·太行山隧道模拟 | 第65-80页 |
·隧道风速模拟计算 | 第65-67页 |
·隧道内空气温度模拟计算 | 第67-79页 |
·隧道内空气湿度预测 | 第79-80页 |
·南梁隧道模拟 | 第80-100页 |
·隧道风速模拟计算 | 第80-82页 |
·隧道内热环境的预测 | 第82-97页 |
·隧道内空气湿度预测 | 第97-98页 |
·南梁隧道小结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