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点坑结构表面的传热与流动特性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湍流减阻与强化传热第7-10页
     ·湍流流动第7-8页
     ·湍流减阻第8-10页
     ·强化传热第10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2页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二章 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第13-27页
   ·物理模型第13-16页
     ·参考平板第13页
     ·叉排点坑平板第13-14页
     ·顺排点坑平板第14-16页
   ·湍流数值模型第16-24页
     ·湍流的数值模拟第16页
     ·湍流控制方程第16-18页
     ·标准K-ε模型第18-19页
     ·近壁处理第19-20页
     ·滤波函数第20-21页
     ·控制方程与亚格子雷诺应力第21-22页
     ·亚格子尺度模型第22-24页
     ·亚格子热流通量模型第24页
   ·网格划分第24-25页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雷诺时均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27-43页
   ·强化传热与湍流减阻综合评价第27-28页
   ·具有点坑结构槽道与参考槽道的总体比较第28-31页
   ·流场分析第31-41页
     ·速度场第31-35页
     ·速度等值线第35页
     ·温度场第35-37页
     ·压力场第37-38页
     ·涡量分布图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大涡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3-62页
   ·速度矢量瞬时变化第44-47页
   ·速度场的瞬时变化第47-48页
   ·温度场的瞬时变化第48-51页
   ·压力场的瞬时变化第51-53页
   ·涡量场的瞬时变化第53-61页
     ·流向涡瞬时变化第53-56页
     ·展向涡瞬时变化第56-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符号表第67-6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z晶体生长系统中热对流的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