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燃料热安定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吸热燃料 | 第9-10页 |
| ·吸热燃料的安定性 | 第10-13页 |
| ·燃料的氧化及机理 | 第10-13页 |
| ·燃料的化学安定性 | 第10-12页 |
| ·燃料的热安定性 | 第12-13页 |
| ·结果及危害 | 第13页 |
| ·评价燃料热安定性的方法 | 第13-14页 |
| ·抑制燃料氧化措施的研究 | 第14-18页 |
| ·概述 | 第14-15页 |
| ·燃料精制 | 第15页 |
| ·燃料脱氧 | 第15-16页 |
| ·抗氧剂 | 第16-17页 |
| ·金属减活剂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动力学测定 | 第20-40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原理 | 第20-22页 |
| ·功率补偿型DSC仪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热流型DSC仪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DSC 204 HP仪的介绍 | 第22-24页 |
| ·DSC的温度和灵敏度校正 | 第24-26页 |
| ·温度校正 | 第24-25页 |
| ·灵敏度校正 | 第25-26页 |
| ·DSC的影响因素 | 第26-33页 |
|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27-31页 |
| ·升温速率 | 第27-28页 |
| ·气氛性质 | 第28-29页 |
| ·压力 | 第29-30页 |
| ·坩锅 | 第30-31页 |
| ·试样性质的影响 | 第31-33页 |
| ·试样用量 | 第31-32页 |
| ·试样粒度 | 第32页 |
| ·试样的热历史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页 |
| ·DSC在动力学方面的应用 | 第33-40页 |
| ·非等温法 | 第33-37页 |
| ·等温法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化学结构对碳氢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40-53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0-41页 |
| ·实验条件 | 第41-42页 |
| ·实验步骤 | 第42页 |
| ·分析方法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 ·正构烷烃燃料热安定性的研究 | 第43-44页 |
| ·异构烷烃燃料热安定性的研究 | 第44-45页 |
| ·环烷烃燃料热安定性的研究 | 第45-48页 |
| ·单取代基环烷烃 | 第45-47页 |
| ·多取代基环烷烃 | 第47-48页 |
| ·不饱和烃燃料热安定性的研究 | 第48-49页 |
| ·模拟燃料的设计与评价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溶解氧及金属对碳氢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53-67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3-55页 |
| ·实验步骤 | 第55-56页 |
| ·分析方法 | 第56-57页 |
| ·反应机理 | 第57-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 ·物理脱氧 | 第60页 |
| ·化学脱氧 | 第60-63页 |
| ·脱氧剂的浓度对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 ·脱氧剂对不同结构燃料的抗氧化作用 | 第62-63页 |
| ·抗氧剂 | 第63-64页 |
| ·金属粉末对正十二烷热安定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