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双哌啶基手性三齿本体的合成及其对二乙基锌与醛类不对换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1 前言第10页
 §1-2 手性双哌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10-15页
  1-2-1 双哌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第11-12页
  1-2-2 具有手性中心的双哌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手性诱导作用第12-15页
 §1-3 有机金属试剂对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成第15-25页
  1-3-1 手性氨基醇配体催化的二烷基锌对醛的加成第16-20页
  1-3-2 手性吡啶醇和亚胺醇配体催化的二烷基锌对醛的加成第20-21页
  1-3-3 含有二茂铁结构的手性配体催化的二烷基锌对醛的加成第21-23页
  1-3-4 手性氨基硫醇或氨基硒配体催化的二烷基锌对醛的加成第23-24页
  1-3-5 二氮手性配体催化的二烷基锌对醛的加成第24页
  1-3-6 二醇或二酚手性配体催化的二烷基锌对醛的加成第24-25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5-27页
  1-4-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7-31页
 §2-1 主要化学试剂第27-28页
 §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3 产品的表征及其分析方法第29-31页
第三章 具有双哌啶结构的三齿配体的合成与表征第31-46页
 §3-1 实验部分第31-36页
  3-1-1 合成路线第31页
  3-1-2 N-烷基双哌啶(4)的合成第31-33页
  3-1-3 (R)-3-(2-羟基-2-苯基)乙酰基-7-烷基-3,7-二氮杂双环[3.3.1 壬烷(6a-6b) 的合成第33页
  3-1-4 (S)-N-Boc-氨基酸(7a-7d)的合成第33-34页
  3-1-5 (S)-N-Boc-3-(2-氨基-2-烷基)乙酰基-7-异丙基-3,7-二氮杂双环[3.3.1]壬烷(8a-8d)的合成第34-35页
  3-1-6 (S)-3-(2-氨基-2-苄基)乙酰基-7-异丙基-3,7-二氮杂双环[3.3.1]壬烷(9a-9d)的合成第35-3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6-45页
  3-2-1 双Mannich 反应第36-38页
  3-2-2 黄鸣龙还原反应第38-39页
  3-2-3 Pd/C 催化氢化脱苄基第39页
  3-2-4 叔丁氧羰基保护氨基酸的合成第39页
  3-2-5 (R)-3-(2-羟基-2-苯基)乙酰基-7-烷基-3,7-二氮杂双环[3.3.1]壬烷(6a-6b) 的合成第39页
  3-2-6 (S)-N-Boc-3-(2-氨基-2-烷基)乙酰基-7-异丙基-3,7-二氮杂双环[3.3.1]壬烷(8a-8d)的合成第39-40页
  3-2-7 (S)-3-(2-氨基-2-苄基)乙酰基-7-异丙基-3,7-二氮杂双环[3.3.1]壬烷(9a-9d)的合成第40-41页
  3-2-8 核磁共振氢谱第41-42页
  3-2-9 核磁共振碳谱第42-43页
  3-2-10 红外光谱第43-44页
  3-2-11 质谱第44-45页
 §3-3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双哌啶三齿配体诱导的二乙基锌与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第46-51页
 §4-1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1-1 不对称加成反应式第46页
  4-1-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4-2-1 催化剂的筛选第47-49页
  4-2-2 影响二乙基锌与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因素的考察第49-50页
 §4-3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2页
附录 A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低温条件下H2O-H2O2-CO(NH22-C3H8四元体系相平衡热力研究
下一篇:微波电缆偏心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