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火灾探测技术研究及发展 | 第11-14页 |
·火灾烟颗粒粒径分布研究的意义与进展 | 第14-18页 |
·烟颗粒粒径分布的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火灾烟颗粒粒径分布模拟 | 第18页 |
·前人工作 | 第18-20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火灾烟颗粒动力学过程与凝并理论 | 第21-38页 |
·火灾烟雾的化学物理过程 | 第21-23页 |
·羽流运动与烟气颗粒凝并方式 | 第23-26页 |
·烟雾颗粒的凝并模型 | 第26-36页 |
·单谱球形颗粒的凝并 | 第27页 |
·广谱球形颗粒的凝并 | 第27-29页 |
·凝并速率函数 | 第29-33页 |
·烟颗粒布朗凝并方程的相似解 | 第33-36页 |
·凝并过程中颗粒粒径分布变化预测 | 第36页 |
·火灾烟颗粒粒径分布动力方程的简化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烟颗粒粒径分布动态演化及实验测量 | 第38-75页 |
·实验设计 | 第38-45页 |
·烟气层烟颗粒粒径分布测量系统 | 第38-41页 |
·近火焰区烟颗粒采集平台 | 第41-42页 |
·烟颗粒等效粒径比较 | 第42-45页 |
·正庚烷明火(SH4/TF5)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SH4烟气层颗粒粒径分布 | 第45-51页 |
·正庚烷火近火焰区烟颗粒粒径分布 | 第51-53页 |
·棉绳阴燃试验火(SH2/TF3)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实验说明 | 第53页 |
·SH2烟颗粒粒径分布变化 | 第53-58页 |
·木材热解试验火(SH1/TF2)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工业酒精试验火(TF6)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木材明火(TF1)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聚氨酯明火(SH3/TF4)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十氢化氖明火(TF8)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烟颗粒粒径分布FDS-MOMENT预测模型 | 第75-92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火灾模拟 | 第76-85页 |
·流体动力基本方程 | 第76-79页 |
·N-S湍流燃烧方程的解方法 | 第79-81页 |
·DNS模拟方法 | 第81页 |
·大涡模拟计算 | 第81-83页 |
·燃烧模型 | 第83-85页 |
·烟颗粒粒径分布动力方程MOMENT解 | 第85-90页 |
·烟颗粒粒径分布GDE方程 | 第85-86页 |
·烟颗粒凝并方程的Moment解 | 第86-90页 |
·FDS与MOMENT法的耦合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烟颗粒粒径分布演化模拟及实验比较 | 第92-107页 |
·引言 | 第92页 |
·影响模拟精度的因素 | 第92-93页 |
·SH4/TF5烟颗粒粒径分布预测 | 第93-100页 |
·燃烧模拟参数 | 第93-94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94-100页 |
·SH3/TF4烟颗粒粒径分布预测 | 第100-105页 |
·燃烧模拟参数 | 第100-101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1-10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凝并对探测系统响应评估的影响 | 第107-114页 |
·引言 | 第107页 |
·凝并作用下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 | 第107-112页 |
·凝并对光学感烟探测器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离子感烟探测器响应 | 第110页 |
·感烟探测器响应函数 | 第110-112页 |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7页 |
·本文总结 | 第114-115页 |
·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4页 |
发表论文 | 第124-125页 |
作者简介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