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当代视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一 绪论 | 第6-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第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6-8页 |
| 二 中国审美文化的当代变迁 | 第8-11页 |
| ·中国当前的审美文化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 | 第8-9页 |
| ·视觉文化的兴起 | 第9-11页 |
| 三 视觉文化语境下传统审美意识的转变 | 第11-19页 |
| ·世俗化转变 | 第11-14页 |
| ·理想主义受到现世主义的影响 | 第12页 |
|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 第12-13页 |
| ·生活与艺术的融合 | 第13-14页 |
| ·娱乐化转变 | 第14-15页 |
| ·消费化转变 | 第15-17页 |
| ·大众化转变 | 第17-19页 |
| ·双重意义上的放大 | 第17-18页 |
| ·更大范围的大众化 | 第18-19页 |
| 四 视觉文化语境下传统审美意象的转变 | 第19-25页 |
| ·传统意象面临巨大冲击 | 第19-20页 |
| ·意象与仿像 | 第20-25页 |
| ·二者作为表意符号模式的不同 | 第21-23页 |
| ·二者的形成与现实之间的不同关系 | 第23-24页 |
| ·二者在审美观照上的差异 | 第24-25页 |
| 五 传统审美特征与视觉文化的融合 | 第25-34页 |
| ·天人合一和谐原则 | 第26-29页 |
| ·伦理道德 | 第29-30页 |
| ·意境之美 | 第30-32页 |
| ·观照方式 | 第32-34页 |
| 六 传统艺术形态与视觉文化的融合 | 第34-47页 |
| ·绘画 | 第34-36页 |
| ·在国画中引入视觉构成分析 | 第34-36页 |
| ·运用多种视觉艺术手段 | 第36页 |
| ·插图 | 第36-38页 |
| ·图文书兴起的内外因素 | 第36页 |
| ·两种风格的撞击 | 第36-37页 |
| ·“恬淡”的回归 | 第37-38页 |
| ·曲艺 | 第38-40页 |
| ·利用高科技多媒体手段转换形式 | 第38-39页 |
| ·保持传统形式创新内容 | 第39-40页 |
| ·戏曲 | 第40-44页 |
| ·回归形神 | 第40-42页 |
| ·培养观众 | 第42页 |
| ·利用现代视觉因素 | 第42-44页 |
| ·影视 | 第44-47页 |
| ·在视觉冲击下淡化叙事性 | 第44页 |
| ·回归传统伦理 | 第44-45页 |
| ·一次视觉奇观和传统伦理的融合 | 第45-47页 |
| 七 结语 | 第47-49页 |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积淀浓厚、根植深远 | 第47页 |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视觉文化结合的当代魅力 | 第47-48页 |
| ·传统审美文化在视觉文化影响中彰显蓬勃生机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52页 |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