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知识获取机制的哲学思考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知识获取问题的缘起 | 第13-27页 |
·知识获取的相关概念 | 第13-19页 |
·知识 | 第13-14页 |
·智能 | 第14-16页 |
·人工智能 | 第16-17页 |
·知识获取 | 第17-19页 |
·知识获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人工智能方面 | 第19-20页 |
·传统认识论方面 | 第20-21页 |
·知识获取在人工智能和认识论中的对比 | 第21-22页 |
·知识获取的哲学困境 | 第22-25页 |
·符号主义 | 第22-23页 |
·联结主义 | 第23-25页 |
·行为主义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知识获取的理论分析 | 第27-39页 |
·知识获取的途径 | 第27-29页 |
·人工知识获取 | 第27-28页 |
·半自动知识获取 | 第28页 |
·自动知识获取 | 第28-29页 |
·知识获取的内在机制 | 第29-38页 |
·知识的经验基础 | 第30-32页 |
·知识概念的形成 | 第32-33页 |
·知识的语言表述 | 第33-35页 |
·语言对知识表述的真实性判断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知识获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39-51页 |
·理论意义 | 第39-45页 |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 第39-41页 |
·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 第41-43页 |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认识过程 | 第43-45页 |
·现实意义 | 第45-49页 |
·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 | 第45-47页 |
·完善了人的认识过程 | 第47-48页 |
·提供了新的知识的检验和评价规则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