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房地产管理论文

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概述第9-18页
 第一节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第9-12页
  一、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开端-MM理论第9页
  二、企业融资的权衡理论第9-10页
  三、企业融资的优序理论第10-11页
  四、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理论第11页
  五、企业融资的控制权理论第11-12页
 第二节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特点和必要性第12-14页
  一、房地产业融资的特点第12-14页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必要性第14页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融资发展情况第14-16页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情况第14-15页
  二、中国房地产房地产融资发展情况第15-16页
 第四节 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现状第16-18页
  一、房地产企业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作用有限第16页
  二、房地产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难度加大第16页
  三、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多样化初露端倪第16-17页
  四、房地产信托业务活跃第17-18页
第二章 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23页
 第一节 过于依赖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巨大第18-20页
  一、局部市场过热的系统风险第19页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第19页
  三、“假按揭”等骗贷行为出现第19-20页
 第二节 定金预售款比例过高,出现不确定风险第20-21页
  一、市场条件恶化造成的风险第20页
  二、开发商操作水平不高造成的风险第20页
  三、开发进度的拖后加剧社会矛盾第20-21页
 第三节 上市、发行债券难度大第21页
  一、上市融资的难度大第21页
  二、债券融资的监管手续多第21页
 第四节 宏观调控信贷政策的影响第21-23页
  一、加大规范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力度第21-22页
  二、提高了信贷门槛第22-23页
第三章 国外成熟的融资方式借鉴第23-31页
 第一节 可借鉴的新融资方式第23-26页
  一、房地产投资基金第23-25页
  二、国际银团贷款第25页
  三、过桥贷款第25页
  四、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第25-26页
 第二节 各种新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第26-27页
  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优缺点分析第26页
  二、国际银团贷款优缺点分析第26-27页
  三、过桥贷款优缺点分析第27页
  四、资产证券化优缺点分析第27页
 第三节 新融资方式的国外应用经验第27-31页
  一、房地产投资基金在国外成熟市场的应用经验第27-28页
  二、国际银团贷款在美国的经验第28-29页
  三、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经验第29-30页
  四、过桥贷款的运行经验第30-31页
第四章 建立多元化融资方式第31-38页
 第一节 创新的多元化融资方式建立的必要性第31-32页
  一、有利于降低房地产融资中的金融风险第31页
  二、有利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种的创新第31-32页
  三、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企业借入资金的成本第32页
  四、房地产融资工具的创新将是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一大亮点第32页
 第二节 近期发展股权融资为主的直接投资第32-33页
  一、国家对于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视第32页
  二、房地产高财务杠杆产生的“暴利”是阻碍直接融资的最主要因素第32-33页
  三、发展直接融资的另一个障碍是制度、法规的不完善第33页
 第三节 中长期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第33-36页
  一、信托模式第33-34页
  二、封闭式产业基金管理模式第34-35页
  三、房地产公司上市模式第35页
  四、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路径第35-36页
 第四节 远期大力发展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第36-38页
  一、选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要适应本国国情,循序渐进稳步推行第36页
  二、政府要积极参与和促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第36页
  三、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第36-37页
  四、必须建立抵押贷款一、二级市场互相促进发展的机制第37-38页
第五章 完善融资的制度环境第38-42页
 第一节 完善房地产融资法律法规第38页
 第二节 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第38-39页
 第三节 着力解决金融信用缺失的问题第39-41页
  一、建立企业资信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第40页
  二、加强信用控制第40页
  三、失信惩罚第40页
  四、完善社会监督网络第40页
  五、进一步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第40-41页
 第四节 健全金融监管的专门机构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资料第43-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44-45页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膝骨性关节炎湿热证分布规律及诊断标准探讨
下一篇:母体血浆中胎儿DNA点突变新型检测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