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二维透视--从哲学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论起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哲学与科学精神 | 第11-21页 |
一、什么是科学? | 第11-12页 |
二、科学与理念 | 第12-15页 |
三、科学与哲学 | 第15-18页 |
四、科学精神与哲学 | 第18-21页 |
第二部分 哲学与宗教精神 | 第21-30页 |
一、什么是宗教? | 第21-23页 |
(一) 宗教不等于迷信 | 第21-22页 |
(二) 何谓迷信? | 第22-23页 |
(三) 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 第23页 |
二、宗教与哲学 | 第23-2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二) 超越性是哲学和宗教的共性 | 第25-27页 |
(三) 超越基于信念 | 第27-29页 |
三、宗教精神与哲学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哲学是一座桥梁 | 第30-32页 |
第四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精神与超越精神 | 第32-39页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精神 | 第32-35页 |
(一) 从哲学研究的对象来看 | 第32-33页 |
(二) 从哲学的内容来看 | 第33-34页 |
(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特征来看 | 第34页 |
(四)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来看 | 第34-35页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精神 | 第35-39页 |
第五部分 哲学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 | 第39-43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 | 第39-42页 |
(一) 儒家的入世观 | 第40-41页 |
(二) 道家的出世观 | 第41-42页 |
(三) 儒道的互补 | 第42页 |
二、时代呼唤哲学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书目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