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7页 |
1.1 引言 | 第8-11页 |
1.2 铁电材料 | 第11-17页 |
1.2.1 铁电体 | 第11-13页 |
1.2.2 铁电陶瓷 | 第13-15页 |
1.2.3 钨青铜结构铌酸锶钡 | 第15-17页 |
1.3 微晶玻璃 | 第17-19页 |
1.4 铁电微晶玻璃 | 第19-25页 |
1.4.1 铁电微晶玻璃及其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1.4.1.1 铁电微晶玻璃的性能 | 第19-21页 |
1.4.1.2 铁电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1页 |
1.4.2 铁电微晶玻璃的类型 | 第21-24页 |
1.4.2.1 钙钛矿型铁电微晶玻璃 | 第21-22页 |
1.4.2.2 铌酸锂型铁电微晶玻璃 | 第22-23页 |
1.4.2.3 钨青铜型铁电微晶玻璃 | 第23-24页 |
1.4.3 铁电微晶玻璃的研究展望 | 第24-25页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7-32页 |
2.1 SBN陶瓷制备 | 第27页 |
2.2 CAS玻璃制备 | 第27-28页 |
2.3 铁电微晶玻璃制备 | 第28-29页 |
2.4 差热分析 | 第29页 |
2.5 XRD 衍射分析 | 第29页 |
2.6 显微结构观察 | 第29-30页 |
2.7 径向收缩率测定 | 第30页 |
2.8 体密度测定 | 第30页 |
2.9 试样的电性能 | 第30-32页 |
2.9.1 介电频率特性 | 第30-31页 |
2.9.2 介电温度特性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钨青铜结构铁电陶瓷 Sr_(1-x)Ba_xNb_2O_6 | 第32-42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3-41页 |
3.3.1 粉末的热分析 | 第33-34页 |
3.3.2 粉末的预烧特性 | 第34-35页 |
3.3.3 烧结特性 | 第35-36页 |
3.3.4 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分析 | 第36-38页 |
3.3.4.1 XRD 分析 | 第36-37页 |
3.3.4.2 显微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3.3.5 介电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3.3.5.1 室温介电频谱 | 第38-40页 |
3.3.5.2 介电常数的温度依赖性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SBN50 铁电微晶玻璃的制备、结构与介电性能 | 第42-55页 |
4.1 前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43-44页 |
4.2.1 CAS 玻璃制备 | 第43-44页 |
4.2.2 SBN50 制备 | 第44页 |
4.2.3 铁电微晶玻璃制备 | 第44页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4-54页 |
4.3.1 粉末的热分析 | 第44-45页 |
4.3.2 烧结特性 | 第45-46页 |
4.3.3 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分析 | 第46-50页 |
4.3.3.1 XRD 分析 | 第46-49页 |
4.3.3.2 显微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4.3.4 介电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4.3.4.1 室温介电频谱 | 第51-52页 |
4.3.4.2 介电常数的温度依赖性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SBN40 铁电微晶玻璃的制备、结构与介电性能 | 第55-68页 |
5.1 前言 | 第55-56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5.2.1 CAS 玻璃制备 | 第56页 |
5.2.2 SBN40 制备 | 第56-57页 |
5.2.3 铁电微晶玻璃制备 | 第57页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57-66页 |
5.3.1 烧结特性 | 第57-58页 |
5.3.2 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分析 | 第58-62页 |
5.3.2.1 XRD 分析 | 第58-61页 |
5.3.2.2 显微结构分析 | 第61-62页 |
5.3.3 介电性能分析 | 第62-66页 |
5.3.3.1 室温介电频谱 | 第62-64页 |
5.3.3.2 介电常数的温度依赖性 | 第64-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已投稿的论文清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