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6页 |
一、早期新生儿心功能特点 | 第11页 |
二、窒息伴缺氧性心肌损害 | 第11-13页 |
三、超声在缺氧性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价值 | 第13-15页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16-2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6-18页 |
二、仪器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 心脏超声探测 | 第18页 |
(二) 检测指标 | 第18-19页 |
(三) 血清CK-MB检测 | 第19-20页 |
三、统计学处理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27页 |
一、正常新生儿组心功能指标 | 第21-22页 |
二、正常新生儿组与心肌损害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 第22-23页 |
三、心功能指标异常检出率比较 | 第23-24页 |
四、不同Apgar评分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五、心肌损害组心电图在不同Apgar评分异常检出率比较 | 第25页 |
六、心肌损害组血清心肌酶(CK-MB)水平与Vp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七、心肌损害组舒张功能传统指标与Vp比较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35页 |
一、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价值 | 第27-29页 |
二、左室舒张功能指标Vp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价值 | 第29-31页 |
三、窒息对新生儿心脏功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四、心功能指标与心电图、心肌酶(CK-MB)关系 | 第32-33页 |
五、M型彩色多普勒应用前景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附图 | 第42-43页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