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道路测设系统开发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引言 | 第9页 |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基于掌上电脑的道路测设系统 | 第10-11页 |
·基于徕卡中低端全站仪的中国版道路放样软件 | 第11页 |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介绍 | 第12-21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嵌入式计算机 | 第12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12-13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性 | 第13-14页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第14-17页 |
·硬件组成 | 第15-17页 |
·软件组成 | 第17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7-18页 |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及前景 | 第18-20页 |
·嵌入式系统在测量中的应用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道路测设的主要内容 | 第21-25页 |
·概述 | 第21-22页 |
·控制测量 | 第22页 |
·平面控制测量 | 第22页 |
·高程控制测量 | 第22页 |
·地形图测绘 | 第22-23页 |
·纵横断面测量 | 第23页 |
·放样 | 第23-24页 |
·中桩测设 | 第23-24页 |
·路基放样 | 第24页 |
·其它放样 | 第24页 |
·竣工测量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道路测设的相关数学模型 | 第25-42页 |
·道路平面坐标计算 | 第25-31页 |
·交点分解 | 第31-34页 |
·交点拟合 | 第34-35页 |
·中桩高程计算 | 第35-37页 |
·路基高程计算 | 第37-38页 |
·加宽超高处理 | 第38-40页 |
·加宽 | 第38页 |
·超高 | 第38-40页 |
·平面反查 | 第40页 |
·自动判定危险圆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掌上电脑的道路测设系统开发 | 第42-61页 |
·掌上电脑概述 | 第42-47页 |
·掌上电脑与PDA | 第42-43页 |
·掌上电脑的操作系统 | 第43-45页 |
·Windows CE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Windows CE开发工具 | 第46-47页 |
·系统设计 | 第47页 |
·系统总体结构及框图 | 第47-48页 |
·各模块功能结构 | 第48-51页 |
·界面及菜单设计 | 第51-52页 |
·系统实现 | 第52-59页 |
·1 硬件平台 | 第52-53页 |
·开发工具 | 第53页 |
·系统主要界面 | 第53-55页 |
·视图切换 | 第55页 |
·文件和数据库操作 | 第55-56页 |
·多线程通讯 | 第56-58页 |
·软件加密 | 第58-59页 |
·开发Windows CE应用程序的特点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基于徕卡中低端全站仪的道路放样软件开发 | 第61-76页 |
·徕卡全站仪的软件系统 | 第61-67页 |
·徕卡全站仪的基本软件系统 | 第61-62页 |
·徕卡GSI | 第62-63页 |
·徕卡GeoCOM | 第63页 |
·GeoBasic集成开发环境 | 第63-64页 |
·GeoC++机载软件开发平台 | 第64页 |
·MMI Framework | 第64-67页 |
·系统设计 | 第67-69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67-68页 |
·各模块功能结构 | 第68-69页 |
·系统实现 | 第69-75页 |
·硬件平台 | 第69-70页 |
·系统界面 | 第70-72页 |
·压缩存储 | 第72-74页 |
·数据传输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桌面后(预)处理软件开发 | 第76-7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A 英文简称注释 | 第83-86页 |
附录B 参与系统测试的部分用户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