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平台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前言 | 第1-18页 |
第一章 系统分析 | 第18-24页 |
第一节 背景条件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系统目标分析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系统数据分析 | 第22页 |
第五节 系统功能分析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31页 |
第一节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第24页 |
第二节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系统开发模式设计 | 第26-27页 |
第四节 系统实现方案设计 | 第27-29页 |
第五节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1-40页 |
第一节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31页 |
第二节 数据库组织与管理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33页 |
第四节 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连接 | 第33-35页 |
第五节 典型数据表结构示例 | 第35-40页 |
第四章 系统模型库设计 | 第40-58页 |
第一节 系统应用模型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系统应用模型实现方式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基岩构造模型设计 | 第42-43页 |
第四节 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设计 | 第43-45页 |
第五节 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模型设计 | 第45-50页 |
第六节 地面沉降模型设计 | 第50-58页 |
第五章 系统程序设计与开发 | 第58-89页 |
第一节 COM 与AO 概述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系统主控模块 | 第59-63页 |
第三节 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模块 | 第63-67页 |
第四节 基岩构造及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 | 第67-80页 |
第五节 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模型 | 第80-82页 |
第六节 地面沉降相关预测模型 | 第82-84页 |
第七节 地裂缝成因空间分析模型 | 第84-89页 |
第六章 系统应用成果 | 第89-104页 |
第一节 基础模型应用成果 | 第89-96页 |
第二节 专业模型应用成果 | 第96-10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11-113页 |
论文查新结果 | 第113-123页 |
中文摘要 | 第123-129页 |
英文摘要 | 第129-135页 |
致谢 | 第135-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