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风力发电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第9-10页 |
| ·全球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 ·全球风力发电 | 第10-11页 |
| ·世界风力发电设备产业状况 | 第11-12页 |
| ·各国对风电的鼓励政策 | 第12-13页 |
| ·世界风电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 ·国内风力发电 | 第15-20页 |
| ·国内风力发电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家政策 | 第17-18页 |
|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现状 | 第18-19页 |
| ·国内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 第21-35页 |
| ·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 第21-23页 |
| ·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类型 | 第23-25页 |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 | 第25-34页 |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 第26-27页 |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原理 | 第27-30页 |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电机及其系统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基于升压斩波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 | 第35-46页 |
|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 第35-36页 |
| ·电路数学模型分析 | 第36-41页 |
| ·升压斩波电路 | 第36-37页 |
| ·永磁发电机 | 第37-38页 |
| ·二极管整流电路 | 第38页 |
| ·交流侧的电功率计算 | 第38-40页 |
| ·最大功率点的获取 | 第40页 |
| ·最大功率点的直流电压 | 第40-41页 |
| ·功率变换器的控制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基于双 PWM 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 | 第46-67页 |
| ·基于双PWM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介绍 | 第46页 |
| ·风力机数学模型介绍 | 第46-48页 |
| ·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模型 | 第48-50页 |
| ·变桨距机构控制过程 | 第48-49页 |
| ·变桨距机构控制结构 | 第49-50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分析 | 第50-51页 |
| ·变流器的控制 | 第51-59页 |
| ·风力发电变流控制方案一 | 第52-55页 |
| ·风力发电变流控制方案二 | 第55-58页 |
| ·风力发电变流控制方案三 | 第58-59页 |
| ·变流器和发电机的保护系统 | 第59-60页 |
| ·风力发电变流控制仿真 | 第60-65页 |
| ·直接驱动风力发电机组的总体控制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5章 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 | 第67-81页 |
| ·基于爬山算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点控制 | 第67-68页 |
| ·基于爬山算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点控制 | 第68-73页 |
| ·基于智能算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点控制 | 第73-80页 |
| ·风机模型 | 第73页 |
| ·先进爬山搜索算法 | 第73-75页 |
| ·智能最大风能俘获算法描述 | 第75-77页 |
| ·初始模式中的最大功率误差驱动控制(MPED) | 第77-78页 |
| ·初智能存储器和存储器更新规则 | 第78-79页 |
| ·应用模式中的直接电流驱动控制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