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序列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生物识别概述第8-10页
   ·虹膜识别中的关键及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第10-11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本论文的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虹膜识别系统概述第13-25页
   ·虹膜生理结构及生物特征第13-15页
   ·虹膜识别系统的构成第15-18页
     ·硬件系统第15-17页
     ·软件系统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8-24页
     ·采集设备第18-19页
     ·一般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19-21页
     ·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第21-22页
     ·图像预处理技术第22-23页
     ·虹膜模式识别第23-24页
   ·目前系统技术的缺陷及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第24-25页
第三章 虹膜图像的预处理第25-44页
   ·虹膜中心的粗定位第25-27页
   ·虹膜内边缘定位第27-31页
     ·Canny 边缘检测第27-30页
     ·基于Hough 边缘精确定位中心及内边缘第30-31页
   ·虹膜外边缘定位第31-33页
     ·基于梯度累加值的外缘定位第31-32页
     ·基于单行梯度最大值的外缘定位第32-33页
   ·干扰的确定第33-39页
     ·检测眨眼图像第34-35页
     ·判断图像是否包含整个虹膜区域第35-36页
     ·眼皮的检测第36-38页
     ·睫毛的检测第38-39页
   ·虹膜的旋转处理第39-40页
   ·虹膜图像归一化第40-42页
   ·虹膜图像增强第42-44页
第四章 序列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的视觉模型第44-53页
   ·视觉系统的基本构成第44页
   ·视觉系统的基本特征第44-47页
   ·典型的客观评价模型第47-51页
     ·三维滤波模型第47-48页
     ·预测模型第48-49页
     ·三维加权信噪比模型第49页
     ·3 层加权模型第49-51页
   ·感兴趣区域的确定及试验分析第51-53页
第五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感兴趣区域质量评价第53-62页
   ·傅立叶变换及短时傅立叶变换第53-54页
   ·小波变换理论及MALLAT算法第54-58页
   ·虹膜图像小波系数统计分布规律第58-60页
     ·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第58-59页
     ·小波系数的均值、方差和能量第59-60页
   ·感兴趣区域的小波分析第60-62页
第六章 序列虹膜图像质量评价实现及分析第62-76页
   ·虹膜序列的采集过程第62-63页
   ·活体图像的检测第63-65页
   ·清晰度质量评价因子的计算第65-66页
   ·干扰因子的计算第66-69页
     ·眼皮面积的计算第67-68页
     ·睫毛面积的计算第68-69页
   ·虹膜图像的综合质量评价第69-70页
   ·虹膜序列图像的评价过程第70-71页
   ·图像试验数据库的建立第71-72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2-76页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摘要第82-85页
Abstract第85-89页
致谢第89-90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事故处理若干问题探析
下一篇:消费异化及其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