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的现状分析 | 第14-19页 |
| ·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 ·归因分析 | 第16-19页 |
| 第3章 高职模具专业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 第19-27页 |
| ·学科本位的课程观 | 第19-21页 |
| ·什么是“学科本位” | 第19页 |
| ·高职模具专业学科本位的课程观 | 第19-20页 |
| ·对高职模具专业学科本位课程观的评析 | 第20-21页 |
| ·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 第21-27页 |
| ·广义的“能力”观 | 第21-22页 |
| ·“能力本位”中的能力观 | 第22-23页 |
| ·高职教育要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 第23-24页 |
| ·对“能力本位”认识的几点澄清 | 第24-25页 |
| ·高职模具专业应具备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 第25-27页 |
| 第4章 主要高职课程开发模式及其对模具专业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分析 | 第27-40页 |
| ·各种高职课程开发模式介绍 | 第27-36页 |
| ·MES 模式 | 第27-29页 |
| ·CBE/DACUM 模式 | 第29-32页 |
| ·双元制模式 | 第32-33页 |
| ·TAFE 模式 | 第33-34页 |
| ·KH 模式 | 第34-36页 |
| ·各种高职课程开发模式对模具专业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分析 | 第36-40页 |
| ·MES 和 CBE 模式对模具专业的适应性分析 | 第36-37页 |
| ·双元制和 TAFE 模式对模具专业的适应性分析 | 第37-38页 |
| ·KH 模式对模具专业的适应性分析 | 第38-40页 |
| 第5章 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 第40-51页 |
| ·高职模具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 第40页 |
| ·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40-41页 |
| ·运用 DACUM 法进行职业能力分解 | 第41-45页 |
| ·课程体系的框架设计 | 第45-51页 |
| ·课程体系设计步骤 | 第45-47页 |
| ·课程体系框架及特点 | 第47-50页 |
| ·课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 第50-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