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酰胺类除草剂以及异丙草胺的开发 | 第11-14页 |
·酰胺类除草剂简介及作用机理 | 第11页 |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酰胺类除草剂与酶的相互作用 | 第12页 |
·异丙草胺的合成过程 | 第12-14页 |
·异丙草胺的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异丙草胺的应用 | 第15页 |
·异丙草胺的作用机理 | 第15页 |
·异丙草胺的毒理学特性 | 第15-16页 |
·国内外的异丙草胺残留分析方法及光降解动态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异丙草胺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异丙草胺在水中的光降解动态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及大豆中异丙草胺的残留动态 | 第20-38页 |
·田间试验 | 第20-21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气候条件 | 第21页 |
·消解动态试验 | 第21页 |
·最终残留试验 | 第21页 |
·试验与方法 | 第21-2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1-22页 |
·气相色谱条件 | 第22页 |
·土壤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大豆植株处理方法 | 第23页 |
·籽粒处理方法 | 第23页 |
·柱净化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5页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3-24页 |
·检测极限的测定 | 第24-25页 |
·添加回收率测定 | 第25页 |
·异丙草胺在土壤和大豆田的残留动态 | 第25-30页 |
·异丙草胺在收获期大豆植株、籽粒、土壤中的最终残留测定 | 第30-31页 |
·气相色谱图 | 第31-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5页 |
·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5页 |
·植株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异丙草胺在水中的光降解动态研究 | 第38-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仪器和玻璃器皿 | 第38页 |
·试剂 | 第38页 |
·光源 | 第38-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仪器条件 | 第39页 |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39页 |
·异丙草胺水溶液的光降解及提取 | 第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第39-40页 |
·异丙草胺残留量的测定及降解动态 | 第40-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