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工程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22页 |
·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层状体系介电特性 | 第14-15页 |
·层状体系结构层材料介电特性的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层状体系关键技术指标的分析方法 | 第17-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2 探地雷达电磁波在层状体系中的传播模型 | 第24-68页 |
·探地雷达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 | 第24-38页 |
·探地雷达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4-31页 |
·探地雷达技术特性分析 | 第31-38页 |
·探地雷达电磁波基本理论 | 第38-43页 |
·探地雷达电磁波波动方程及其传播特点 | 第38-42页 |
·探地雷达电磁波在两种不同介质交界面上的特性 | 第42-43页 |
·探地雷达电磁波在层状体系中的正演传播模型 | 第43-56页 |
·建立正演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3-45页 |
·建立正演模型的步骤和程序框图 | 第45-49页 |
·应用实例 | 第49-56页 |
·介电常数对探地雷达反射信号的影响分析 | 第56-68页 |
·雷达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第56-57页 |
·单层体系中介电常数对雷达反射信号的影响分析 | 第57-60页 |
·多层体系中介电常数对雷达反射信号的影响分析 | 第60-68页 |
3 层状体系介电特性反演 | 第68-90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系统识别反演理论 | 第69-86页 |
·系统识别基本原理 | 第69-73页 |
·参数调整算法 | 第73-76页 |
·反演方程的求解 | 第76-78页 |
·算例分析 | 第78-86页 |
·层状体系介电特性反演 | 第86-90页 |
·灵敏度矩阵及反演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第86-89页 |
·结构层材料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的反演 | 第89-90页 |
4 层状体系结构层厚度反演分析 | 第90-107页 |
·引言 | 第90-91页 |
·现行结构层厚度分析方法 | 第91-94页 |
·层状体系结构层厚度反演基本分析方法 | 第94-101页 |
·层状体系结构层厚度反演逐步分析方法 | 第101-102页 |
·工程应用实例 | 第102-107页 |
5 多相复合介质介电特性模型研究 | 第107-133页 |
·引言 | 第107-108页 |
·复合介电特性模型综述 | 第108-113页 |
·复合介电特性模型试验验证 | 第113-123页 |
·均方根模型试验验证 | 第114-118页 |
·线性模型试验验证 | 第118-120页 |
·其它模型试验验证 | 第120-123页 |
·复合介电特性模型的改进 | 第123-133页 |
·均方根模型的改进 | 第123-126页 |
·线性模型的改进 | 第126-129页 |
·瑞利(Rayleigh)模型的改进 | 第129-133页 |
6 层状体系结构层压实度、空隙率、含水量以及沥青含量反演分析 | 第133-147页 |
·引言 | 第133-137页 |
·结构层压实度、空隙率、含水量以及沥青含量的计算 | 第137-139页 |
·结构层压实度、空隙率、含水量以及沥青含量反演分析 | 第139-142页 |
·工程应用实例 | 第142-147页 |
·结构层空隙率和压实度反演的实例 | 第142-143页 |
·沥青路面面层沥青含量反演的实例 | 第143-14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50页 |
·结论 | 第147-148页 |
·展望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56-1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57-158页 |
致谢 | 第158-159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