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损伤模型的构建及模拟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地震损伤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 ·研究基础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损伤特性 | 第19-26页 |
| ·不同地震作用模式的影响 | 第19-23页 |
| ·不同曲率处的破坏弯矩 | 第23-24页 |
|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地震损伤评价模型 | 第24-26页 |
| 3 试验研究方法及结果 | 第26-43页 |
| ·构件的制作 | 第26-28页 |
| ·试件的选择与设计 | 第26-28页 |
| ·加载设备和测量方法 | 第2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 ·骨架曲线 | 第28-30页 |
| ·滞回曲线 | 第30-33页 |
| ·不同预应力度构件的破坏曲线 | 第33-36页 |
| ·承载力降低系数 | 第36-39页 |
| ·刚度退化系数 | 第39-43页 |
| 4 力学模型的研究 | 第43-54页 |
| ·材料本构模型 | 第43-48页 |
|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43-45页 |
| ·普通钢筋本构模型 | 第45-46页 |
| ·预应力钢筋本构模型 | 第46-48页 |
| ·恢复力模型 | 第48-49页 |
| ·荷载历程系数 | 第49-54页 |
| ·荷载历程的影响 | 第49-52页 |
| ·荷载历程系数 | 第52-54页 |
| 5 SAPCF程序基础文件的编制 | 第54-72页 |
| ·程序编制原理 | 第57页 |
| ·关键问题的处理 | 第57-72页 |
| ·FMPHIP子程序的编译原理及流程图 | 第57-70页 |
| ·SLOPEP的编译原理及流程图 | 第70-72页 |
| 6 程序实例分析 | 第72-76页 |
| ·骨架曲线分析 | 第72-73页 |
| ·滞回曲线分析 | 第73-76页 |
| 7 结论和展望 | 第76-79页 |
|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 ·创新点 | 第77页 |
|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