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波膜生物反应器COD降解与传质的耦合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涡旋波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涡旋波的产生条件 | 第11-13页 |
·涡旋波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涡旋波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和现状 | 第15-18页 |
2 涡旋波膜生物反应器实验装置及参数确定 | 第18-30页 |
·涡旋波膜生物反应器的实验装置 | 第18-25页 |
·实验流程 | 第18-19页 |
·槽道结构 | 第19-20页 |
·振荡流产生装置 | 第20-22页 |
·稳定流产生装置 | 第22-23页 |
·溶解氧在线测量装置 | 第23页 |
·COD测量装置 | 第23-25页 |
·容积氧传质系数的研究 | 第25-30页 |
·传质理论 | 第25-27页 |
·K_La的测定方法 | 第27页 |
·K_La的计算 | 第27-29页 |
·K_La的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3 冷模实验 | 第30-41页 |
·膜通量的测定 | 第30-33页 |
·采用空气通气测量膜通量 | 第31页 |
·采用氧气通气测量膜通量 | 第31-32页 |
·不同介质下膜通量的对比 | 第32-33页 |
·静止冷模实验 | 第33-38页 |
·静止状态下的冷模试验步骤 | 第33页 |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8页 |
·改变出口压力P | 第34-36页 |
·改变气体流量Q | 第36-38页 |
·振荡流冷模实验 | 第38-40页 |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4 人工合成废水处理实验 | 第41-64页 |
·实验准备工作 | 第42-45页 |
·废水的配制 | 第42-43页 |
·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 第43页 |
·曝气量估算 | 第43-44页 |
·测定方法 | 第44-45页 |
·水质指标测定 | 第44页 |
·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 | 第44-45页 |
·无折流板废水实验 | 第45-54页 |
·静止曝气废水实验 | 第45页 |
·振荡流废水实验 | 第45-48页 |
·稳定流废水实验 | 第48-49页 |
·振荡流叠加稳定流废水实验 | 第49-52页 |
·改变参数Re | 第49-51页 |
·改变压力P | 第51-52页 |
·改变气体流量Q | 第52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52-53页 |
·实验对比 | 第53-54页 |
·折流板废水实验 | 第54-62页 |
·折流间距L=28.4mm,振荡流叠加稳定流实验 | 第55-59页 |
·改变参数Re | 第55-56页 |
·正交实验 | 第56-59页 |
·折流间距L=14mm,振荡流叠加稳定流实验 | 第59-60页 |
·改变参数Re | 第59-60页 |
·不同折流间距的实验结果对比 | 第60-62页 |
·有无折流板废水实验对比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5 基本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4-73页 |
·数学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 | 第64页 |
·数学模型的推导 | 第64-65页 |
·Monod方程式 | 第65-68页 |
·Monod方程式的简化 | 第68-69页 |
·一级简化 | 第68页 |
·二级简化 | 第68页 |
·线性简化 | 第68-69页 |
·基质降解动力学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符号说明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