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建立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意义 | 第8-21页 |
第一节 税式支出的概念及范围 | 第8-11页 |
一、税式支出的概念与形式 | 第8-10页 |
二、税式支出与税收优惠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式支出管理的主要问题 | 第11-15页 |
一、项目繁杂,缺少整体协调 | 第11-12页 |
二、缺少透明度,脱离立法监督 | 第12-13页 |
三、成本效益不清,影响宏观调控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我国实行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一、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活动,提高财政收支的透明度 | 第15-16页 |
二、有利于控制税式支出规模,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 第16页 |
三、有利于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加强税式支出的引导和鼓励作用 | 第16-17页 |
四、有利于对税式支出政策的选择 | 第17页 |
第四节 我国实行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的可行性 | 第17-21页 |
一、具备高度集中的税收管理体制 | 第17-18页 |
二、具备一定的统计、估算手段 | 第18-19页 |
三、具备较完善的法制环境和预算编制执行体系 | 第19页 |
四、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日益重视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基础 | 第21-30页 |
第一节 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技术的难点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基于战略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型 | 第23-26页 |
一、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型 | 第23-25页 |
二、结果导向的CAP战略规划模型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评估标准的确定 | 第26-30页 |
一、确定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评估标准的复杂性 | 第26-27页 |
二、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评估的“3Es”标准 | 第27-28页 |
三、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评估的“SMART”标准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西方国家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制度比较与借鉴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绩效评估制度形成的背景 | 第30页 |
第二节 税式支出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和一般做法 | 第30-32页 |
一、编制税式支出绩效战略规划,确定总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需的公共资源 | 第31页 |
二、编制税式支出年度绩效计划,建立预算需求和绩效目标之间的联系 | 第31页 |
三、编制税式支出年度绩效报告,提供绩效评估的基本信息 | 第31页 |
四、实施绩效考评,评估政府税式支出的效能 | 第31-32页 |
五、税式支出绩效考评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 第32页 |
第三节 两种绩效评估模式的比较和借鉴 | 第32-37页 |
一、美国模式 | 第32-34页 |
二、澳大利亚模式 | 第34-35页 |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政府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的构建 | 第37-45页 |
第一节 绩效评估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 | 第37-38页 |
一、制定绩效战略规划 | 第37-38页 |
二、编制税式支出年度绩效计划 | 第38页 |
第二节 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 第38页 |
第三节 确定评估实施主体及其职责 | 第38-40页 |
一、财政部门的职责 | 第39页 |
二、人大和审计部门的职责 | 第39页 |
三、税务主管部门的职责 | 第39页 |
四、基层税务单位的职责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实施税式支出管理绩效考评的具体步骤 | 第40-43页 |
一、选择绩效标尺 | 第40页 |
二、设定税式支出管理绩效基准 | 第40-41页 |
三、确定绩效考评方式 | 第41页 |
四、设定考评指标体系 | 第41-43页 |
五、编制绩效报告和绩效考评报告 | 第43页 |
第五节 绩效管理的实施条件 | 第43-45页 |
一、中央政府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持续推动 | 第43-44页 |
二、强大的技术支撑 | 第44页 |
三、评估能力的培养 | 第44页 |
四、开发和收集绩效信息 | 第44页 |
五、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