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巡航导弹概述 | 第8-14页 |
·巡航导弹的发展 | 第8-9页 |
·巡航导弹的现状 | 第9-11页 |
·巡航导弹特点 | 第11-14页 |
·作战效能分析 | 第14-19页 |
·效能分析的方法 | 第14-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巡航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 第19-23页 |
·作战效能评估顶层设计 | 第19-20页 |
·巡航导弹作战效能分析的单项指标 | 第20-23页 |
·基本效能指标 | 第20-22页 |
·生存能力 | 第22页 |
·突防能力 | 第22页 |
·其余指标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空射巡航导弹数学模型 | 第23-35页 |
·空射导弹运动方程组的建立 | 第23-25页 |
·运动学方程的建立 | 第23-24页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24-25页 |
·几何关系式 | 第25页 |
·导弹制导和控制 | 第25-32页 |
·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 | 第25-26页 |
·控制系统设计 | 第26-28页 |
·导引头工作原理及控制规律设计 | 第28-32页 |
·导弹弹道数字仿真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导弹突防概率 | 第35-50页 |
·歼击机拦截巡航导弹效能的初步研究 | 第36-39页 |
·单架歼击机拦截巡航导弹的约束条件 | 第36页 |
·任一枚来袭巡航导弹可拦截次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单架歼击机可拦截巡航导弹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单架歼击机拦截巡航导弹的杀伤概率 | 第38-39页 |
·单枚巡航导弹对歼击机作战单元突防能力计算 | 第39页 |
·地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 第39-43页 |
·模型建立的前提 | 第39-40页 |
·模型功用 | 第40页 |
·数学模型 | 第40-4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杀伤概率与目标飞行高度的关系 | 第43页 |
·杀伤概率与目标飞行速度的关系 | 第43页 |
·杀伤概率与目标流强度的关系 | 第43-44页 |
·巡航导弹对高炮防御系统的突防仿真 | 第44-49页 |
·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发现概率计算模型 | 第45-47页 |
·毁歼概率模型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巡航导弹撞地概率计算 | 第50-59页 |
·大气紊流引起的撞地概率 | 第50-53页 |
·大气紊流的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大气紊流引起的撞地概率 | 第52-53页 |
·地形扰动引起的撞地概率 | 第53-58页 |
·地形的数学模型 | 第53-56页 |
·导弹撞地概率的确定方法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导弹武器靶场效能理论 | 第59-67页 |
·目标类型 | 第59-61页 |
·广义弹的杀伤特性 | 第61-62页 |
·广义弹的散布规律 | 第62-63页 |
·武器靶场效能的数学模型 | 第63-65页 |
·对单个目标射击的效能分析 | 第63-64页 |
·对面积目标的效能分析 | 第64页 |
·子母弹型战斗部广义弹对面积目标射击时的靶场效能分析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七章 仿真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67-75页 |
·仿真软件总体设计 | 第67-70页 |
·软件主要模块 | 第70-71页 |
·典型算例与结论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八章 工作总结 | 第75-77页 |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西北工业大学业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82页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