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粒度对玉米和小麦傅立叶近红外预测模型准确性影响的研究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2-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前言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8页 |
·近红外光谱仪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分析过程 | 第9页 |
·影响NIRS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 第9-12页 |
·近红外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三、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四、玉米和小麦品质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 第13-15页 |
·材料 | 第13页 |
·方法 | 第13-1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五、结果 | 第15-29页 |
·玉米品质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5-17页 |
·小麦品质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7-20页 |
·用同一粒度条件下建立的模型预测不同粒度样品 | 第20-23页 |
·水分对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影响 | 第23-29页 |
六、讨论 | 第29-37页 |
·用傅立叶近红外建立玉米和小麦预测模型的优势 | 第29-30页 |
·样品粒度对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影响 | 第30-34页 |
·在不同粒度下建立的分析模型的比较 | 第30-33页 |
·同一粒度下建立的模型来预测不同粒度样品 | 第33-34页 |
·样品水分含量对傅立叶近红外模型的影响 | 第34-37页 |
七、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