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Ⅰ | 第1-3页 |
论文提要(中文) Ⅱ | 第3-4页 |
论文提要(英文) Ⅲ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 SPV和资产证券化的内在联系 | 第7-8页 |
二、 国外SPV设立模式的比较 | 第8-9页 |
(一) 信托型SPV | 第8页 |
(二) 公司型SPV | 第8-9页 |
(三) 有限合伙型SPV | 第9页 |
三、 信托型SPV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9-13页 |
(一) 信托型SPV在构建上面临的法律问题相对较小 | 第9-11页 |
1 公司型SPV面临的问题 | 第9-10页 |
2 有限合伙型SPV面临的问题 | 第10-11页 |
3 信托型SPV面临的问题 | 第11页 |
(二) 信托型SPV的风险隔离机制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的本质要求 | 第11-13页 |
1 委托人的信托财产与自有财产相隔离 | 第11页 |
2 委托人的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隔离 | 第11-12页 |
3 强制执行的禁止 | 第12页 |
4 抵消的禁止 | 第12-13页 |
四、 信托型SPV的具体模式 | 第13-14页 |
(一) 信托型SPV的操作结构 | 第13-14页 |
(二) 信托型SPV的运作领域 | 第14页 |
1 国有不良资产证券化 | 第14页 |
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 | 第14页 |
3 企事业的应收账款证券化 | 第14页 |
4 基础设施收费和其他租金收入的证券化 | 第14页 |
五、 本文的结论和建议 | 第14-17页 |
(一) 结论 | 第14页 |
(二) 建议 | 第14-17页 |
1 法律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方面 | 第15页 |
2 产品创新要求建立统一的固定收益产品交易服务系统 | 第15页 |
3 建立中央优先权益登记系统 | 第15-16页 |
4 制定和推行集合类信托产品的标准化工作 | 第16页 |
5 建立和完善信托产品的信息披露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 | 第16-17页 |
参考文献和注释 | 第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