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荆州优势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引言第1-12页
第一章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第12-24页
   ·资源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第12-16页
     ·资源科学的研究进展和任务第12-13页
     ·资源产业的提出及其内涵第13-14页
     ·优势资源的内涵第14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14-16页
   ·区域经济的理论与研究现状第16-17页
     ·梯度开发理论第16页
     ·点轴开发理论第16-17页
     ·网络开发理论第17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2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19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动态第19-22页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4页
第二章 荆州市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程度分析第24-39页
   ·荆州市资源现状第24-32页
     ·荆州自然资源第25-27页
     ·荆州人文资源概况第27-32页
     ·荆州工业资源第32页
   ·荆州市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度分析第32-39页
     ·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度研究理论第32-33页
     ·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3-34页
     ·可持续发展度的定量计算第34-39页
第三章 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优势资源开发的关系第39-64页
   ·产业组成中的比较优势资源和优势资源的确定第39-45页
     ·产业组成中比较优势资源的确定第39-44页
     ·定性地确定优势资源第44-45页
   ·荆州市优势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第45-47页
     ·荆州是湖北省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第45-46页
     ·荆州是湖北省荆楚文化旅游的中心地带第46-47页
   ·荆州市优势资源利用程度及潜力分析第47-55页
     ·荆州农地(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分析第47-48页
     ·荆州土地利用程度及利用效益分析第48-49页
     ·荆州土地利用潜力分析第49-51页
     ·土地供给量预测第51-55页
   ·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55-56页
     ·荆州市社会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第55-56页
     ·荆州市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第56页
   ·荆州市目前经济发展模式与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第56-64页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第57-62页
     ·荆州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第62-64页
第四章 荆州优势资源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第64-114页
   ·荆州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产业化第64-76页
     ·指导思想第64页
     ·实施途径第64-76页
   ·荆州旅游资源利用与旅游产业化第76-81页
     ·基本原则第76-78页
     ·发展途径第78-81页
   ·建立生态市、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第81-108页
     ·构建生态市主体第82-86页
     ·创建生态市运作平台第86-89页
     ·营造荆州城区人文、农业生态产业群第89-108页
   ·荆州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第108-114页
     ·外向型发展模式第108页
     ·内生型发展模式第108-109页
     ·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第109-111页
     ·荆州适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第111-114页
第五章 荆州市优势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实施体系建设第114-122页
   ·荆州市优势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建设第114-118页
     ·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针、政策第114-117页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第117-118页
   ·荆州市优势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实施保障体系的建设第118-122页
     ·.1 营建一个优良的硬环境第119页
     ·营造一个宽松的软环境第119-122页
结束语第122-123页
创新点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附录第129-132页
个人简历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滴灌专用肥对膜下滴灌棉花施用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上电子数据丢失的民法救济研究--以网络游戏中的虚拟道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