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北方牧区草畜平衡与草原管理研究

第一章 导论第1-24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2页
   ·研究范围和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我国草原资源基本状况第24-48页
   ·我国草原资源数量第24-28页
   ·我国草原的类型、等级及其分布第28-40页
   ·我国草原的资源特点第40-44页
   ·牧区草原的生产力及其变化第44-48页
第三章 牧区草原的生态退化和保护建设第48-60页
   ·牧区草原的生态退化第48-56页
   ·我国草原保护和建设第56-60页
第四章 草原畜牧业第60-74页
   ·我国单原畜牧业的规模及其地位作用第60-65页
   ·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变化趋势第65-71页
   ·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71-74页
第五章 草畜平衡第74-90页
   ·草畜平衡的概念第74-76页
   ·草畜平衡的沿革和现状第76-78页
   ·草畜平衡的计算第78-90页
第六章 草畜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第90-104页
   ·分因素分析第90-95页
   ·牧民在实施草畜平衡中的行为分析第95-102页
     ·总结和讨论第102-104页
第七章 实现草畜平衡的可能途径第104-114页
   ·通过补助减少牲畜头数——直接降低载畜量需求第104-105页
   ·牧民转产——间接减少载畜量需求第105-106页
   ·人工饲草料种植——直接增加饲草料供应第106-109页
   ·转变生产方式——通过舍饲半舍饲增加饲料补充第109-111页
   ·明确草原产权——为草畜平衡供制度支持第111-112页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草畜平衡点第112-114页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14-119页
   ·基本结论第114-116页
   ·政策建议第116-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个人简介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羊皮肤类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下一篇:利用ICSI技术生产转基因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