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插图目录 | 第10-19页 |
引言 | 第19-22页 |
1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文化背景分析 | 第22-42页 |
·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 | 第22-30页 |
·青藏高原的原始苯波教文化 | 第22-23页 |
·青藏高原的佛教本土化历程 | 第23-28页 |
·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划分 | 第28-30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 | 第30-40页 |
·川西高原界定及地理气候特征 | 第30-31页 |
·川西高原上文化的传播与融合 | 第31-38页 |
·川西高原在藏传佛教文化圈中的归属 | 第38-39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文化的主导地位 | 第39-40页 |
·藏传佛教寺院是川西高原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 第40-42页 |
2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的分布及选址布局 | 第42-76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的分布 | 第42-44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的选址 | 第44-57页 |
·寺院选址与环境关系 | 第44-52页 |
·寺院选址与村镇关系 | 第52-57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的总体布局 | 第57-66页 |
·寺院建筑自由式的空间布局形态 | 第58-62页 |
·寺院建筑对称式的空间布局形态 | 第62-64页 |
·寺院建筑平面功能布局 | 第64-66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分布及选址布局特点总结 | 第66-76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特点总结 | 第66-67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选址特点总结 | 第67-71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总体布局特点总结 | 第71-76页 |
3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空间形态 | 第76-114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主体建筑空间 | 第76-102页 |
·寺院的中心——“措钦” | 第76-88页 |
·求知的圣殿——“扎仓” | 第88-95页 |
·神灵的居所——拉康 | 第95-97页 |
·佛学的宝库——印经院 | 第97-102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居住建筑空间 | 第102-107页 |
·活佛的住地——囊谦 | 第102-105页 |
·僧侣的住宅——扎康 | 第105-107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的其他空间 | 第107-111页 |
·思想的交点——辩经场 | 第107-109页 |
·灵魂安息地——塔林 | 第109-111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空间形态特点总结 | 第111-114页 |
4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分析 | 第114-178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造型分析 | 第114-122页 |
·典型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造型分析 | 第114-120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造型分析 | 第120-122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技术分析 | 第122-141页 |
·寺院单体建筑结构技术特点分析 | 第123-131页 |
·寺院单体建筑构造技术特点分析 | 第131-141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色彩装饰分析 | 第141-164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色彩 | 第141-147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装饰 | 第147-164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单体建筑特点总结 | 第164-178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造型特点总结 | 第164-166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技术特点总结 | 第166-169页 |
·川西高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色彩装饰特点总结 | 第169-178页 |
5 结语 | 第178-179页 |
致谢 | 第179-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3页 |
附录 | 第183-185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185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