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页 |
| 第一部分 房地产经纪市场概述 | 第9-18页 |
| 一、房地产经纪的涵义 | 第9-13页 |
| (一) 经纪与经纪人 | 第9-11页 |
| (二) 房地产经纪的法律性质 | 第11-13页 |
| 二、房地产经纪市场基本问题 | 第13-15页 |
| (一) 房地产经纪市场的构成 | 第13-14页 |
| (二) 发展房地产经纪市场的意义 | 第14-15页 |
| 三、房地产经纪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 (一) 我国房地产经纪市场的现状与不足 | 第15-16页 |
| (二) 房地产经纪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6-18页 |
| 第二部分 房地产经纪市场法律规制的理论框架 | 第18-26页 |
| 一、房地产经纪市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 (一) 从市场本身的局限性出发 | 第19-20页 |
| (二) 从房地产经纪市场的特殊性出发 | 第20-21页 |
| 二、房地产经纪市场法律规制的原则 | 第21-24页 |
| (一)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 第21-22页 |
| (二)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 第22-23页 |
| (三)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 | 第23-24页 |
| 三、房地产经纪市场法律规制的内容 | 第24-26页 |
| (一) 对市场主体的规制 | 第24-26页 |
| (二) 对市场行为的规制 | 第26页 |
| 第三部分 各国(地区)房地产经纪管理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26-35页 |
| 一、各国(地区)房地产经纪管理制度借鉴 | 第27-34页 |
| (一) 美国 | 第27-29页 |
| (二) 日本 | 第29-31页 |
| (三) 香港地区 | 第31-32页 |
| (四) 台湾地区 | 第32-34页 |
| 二、不同国家/地区房地产经纪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 (一) 政府重视对房地产经纪人的职业资格管理 | 第34页 |
| (二) 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方面大有作为 | 第34-35页 |
| (三) 设立营业保证金制度,以保障交易安全 | 第35页 |
| 第四部分 对规范我国房地产经纪市场的建议和构想 | 第35-43页 |
| 一、建议制订出房地产经纪专门法律法规 | 第35-36页 |
| 二、完善政府对房地产经纪市场的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 (一) 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合办公制度 | 第36页 |
| (二) 建立经纪行或经纪人事务所 | 第36-37页 |
| (三)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构 | 第37页 |
| 三、完善房地产经纪市场准入制度 | 第37-38页 |
| (一) 对房地产经纪机构设立 | 第37页 |
| (二) 健全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制度 | 第37-38页 |
| 四、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 | 第38-39页 |
| 五、规范房地产经纪合同 | 第39-40页 |
| (一) 在立法上明确房地产经纪合同的法律性质 | 第39页 |
| (二) 各地可以尝试制定房地产经纪格式合同示范文本 | 第39-40页 |
| (三) 对房地产经纪格式合同进行事前审查及事后监管 | 第40页 |
| 六、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收费 | 第40-43页 |
| (一) 佣金 | 第40-41页 |
| (二) 诚意金 | 第41-42页 |
| (三) 看房费 | 第42-43页 |
| 七、建立房地产经纪营业保证金制度 | 第43页 |
| 结语 | 第43-45页 |
| 参考书目 | 第45-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