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写词对照表 | 第1-8页 |
| 摘要(中文) | 第8-11页 |
| 摘要(英文)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 1.柑桔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 ·柑桔果实内酸的种类及变化特点 | 第15-17页 |
| ·成熟果实中有机酸的种类 | 第15页 |
| ·果实的发育与有机酸的变化 | 第15-16页 |
| ·采后贮藏期酸生理研究 | 第16-17页 |
| ·有机酸的合成与积累 | 第17-19页 |
| ·酸代谢中酶活性变化与酸含量的关系 | 第19-21页 |
| ·柑桔果实降酸措施的研究 | 第21-23页 |
| ·有机酸测定方法研究 | 第23-24页 |
| ·柑桔果实有机酸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2.柑桔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的自由基代谢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 第二章 琯溪蜜柚果实成熟期有机酸代谢研究 | 第29-4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试验方法 | 第29-34页 |
| ·琯溪蜜柚果实化学性状的测定 | 第29-31页 |
|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果实总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 ·总糖、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Vc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 ·果实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第31-33页 |
| ·酶液的制各 | 第31-32页 |
| ·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 ·果实有机酸组分和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34页 |
| ·有机酸的测定 | 第3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 ·琯溪蜜柚果实化学性状分析 | 第34-37页 |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 ·果实总酸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 ·果实糖含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 ·结果分析 | 第37页 |
| ·果实有机酸组分及其含量的测定 | 第37-40页 |
| ·果实有机酸组分分析 | 第37-39页 |
| ·果实有机酸含量变化 | 第39-40页 |
| ·结果分析 | 第40页 |
| ·果实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40-44页 |
| ·柠檬酸合成酶(CS)活性的变化 | 第40-41页 |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变化 | 第41-42页 |
| ·细胞质乌头酸酶+NAD-异柠檬酸脱氢酶复合酶活性的变化 | 第42-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琯溪蜜柚果实采后有机酸代谢研究 | 第44-6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 ·材料 | 第44页 |
| ·方法 | 第4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62页 |
| ·琯溪蜜柚果实化学性状分析 | 第44-53页 |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 ·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 第45-46页 |
| ·糖含量的变化 | 第46-48页 |
| ·果实糖酸比的变化 | 第48-49页 |
| ·果实含水量的变化 | 第49-52页 |
| ·果实Vc含量的变化 | 第52-53页 |
| ·果实有机酸组分和含量的测定 | 第53-57页 |
| ·果实有机酸组分分析 | 第53页 |
| ·果实有机酸含量变化 | 第53-56页 |
| ·离子色谱法测定有机酸方法探讨 | 第56-57页 |
| ·果实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57-62页 |
| ·柠檬酸合成酶(CS)活性的变化 | 第57-58页 |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变化 | 第58-59页 |
| ·细胞质乌头酸酶和NAD-异柠檬酸脱氢酶复合酶(NAD-IDH/Aconitase)活性的变化 | 第59-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2页 |
| 第四章 琯溪蜜柚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的自由基代谢研究 | 第62-70页 |
| 1 材料与处理 | 第62-64页 |
| ·材料 | 第62页 |
| ·试验方法 | 第62-64页 |
| ·POD和SOD活性的测定 | 第62-63页 |
| ·游离态POD和SOD活性的测定 | 第62-63页 |
| ·总POD活性的测定 | 第63页 |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63-64页 |
| ·MDA的提取 | 第63页 |
| ·显色反应和测定 | 第63-64页 |
| 2 试验结果 | 第64-70页 |
| ·不同贮藏温度对琯溪蜜柚采后MDA含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 ·不同贮藏温度对琯溪蜜柚采后POD活性变化的影响 | 第65-68页 |
| ·琯溪蜜柚果实游离态POD活性的变化 | 第65-66页 |
| ·琯溪蜜柚果实总POD活性的变化 | 第66页 |
| ·琯溪蜜柚果实POD不同结构态之间的关系 | 第66-68页 |
| ·不同贮温对采后果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 | 第68页 |
| ·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 | 第70-76页 |
| 1 琯溪蜜柚果实成熟期有机酸代谢机理 | 第70-71页 |
| 2 琯溪蜜柚果实采后有机酸代谢机理 | 第71-73页 |
| ·室温贮藏 | 第71-72页 |
| ·低温贮藏 | 第72-73页 |
| 3 自由基代谢与琯溪蜜柚果实成熟衰老的关系 | 第73-76页 |
| ·果实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与成熟衰老的关系 | 第73页 |
| ·果实保护酶(POD、SOD)活性与成熟衰老的关系 | 第73-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