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海牙规则》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1-19页 |
第一节 《海牙规则》承运人赔偿责任概述 | 第11-13页 |
一、《海牙规则》立法简要回顾 | 第11-12页 |
二、《海牙规则》承运人的义务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海牙规则》承运人的免责事由 | 第13-16页 |
第三节 《海牙规则》的举证责任 | 第16-18页 |
一、关于损害结果的证明 | 第16页 |
二、关于承运人履行义务的证明 | 第16-17页 |
三、举证责任的顺序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汉堡规则》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汉堡规则》承运人赔偿责任概述 | 第19-22页 |
一、《汉堡规则》立法简要回顾 | 第19-20页 |
二、《汉堡规则》承运人赔偿责任的构成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汉堡规则》承运人的免责事由和举证责任 | 第22-23页 |
一、《汉堡规则》的免责事由 | 第22页 |
二、《汉堡规则》的举证责任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运输法草案》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5-36页 |
第一节 《运输法草案》承运人赔偿责任概述 | 第25-28页 |
一、《运输法草案》的立法动态 | 第25页 |
二、《运输法草案》承运人赔偿责任的构成 | 第25-28页 |
第二节 《运输法草案》承运人的免责事由 | 第28-31页 |
一、列明的免责事由 | 第28-30页 |
二、其他免责事由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运输法草案》的举证责任 | 第31-34页 |
一、索赔人和承运人的举证责任 | 第31-32页 |
二、草案规定的举证责任顺序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36-42页 |
第一节 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归责的法律规定 | 第36-38页 |
一、我国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适用 | 第36页 |
二、我国《海商法》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36-37页 |
三、我国《合同法》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两轨制责任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一、两轨制责任体系是我国的立法漏洞 | 第38-39页 |
二、我国《海商法》和《合同法》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三、我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在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 第39-42页 |
第五章 修改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主要意见 | 第42-50页 |
第一节 交通部课题组对修改《海商法》承运人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意见 | 第42-44页 |
一、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议稿 | 第42-43页 |
二、上海海事大学的建议稿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修改《海商法》承运人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学者意见 | 第44-47页 |
一、对统一归责原则的意见 | 第44-45页 |
二、对航海过失免责的意见 | 第45-46页 |
三、对举证责任的意见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与承运人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有关的国家政策 | 第47-50页 |
一、我国政府对《运输法草案》的正式提案 | 第47-48页 |
二、海关总署关于开展“同船运输”的政策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归责原则之我见 | 第50-61页 |
第一节 关于我国《海商法》的适用范围 | 第50-51页 |
一、将《海商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沿海货物运输 | 第50-51页 |
二、修改后的《海商法》和《合同法》的关系 | 第51页 |
第二节 关于承运人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51-54页 |
一、我国承运人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确定 | 第51-52页 |
二、过错责任原则适应现代航运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52-53页 |
三、承运人的义务条款规定应符合过错责任原则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关于承运人的免责事由 | 第54-57页 |
一、取消航海过失免责 | 第54-55页 |
二、火灾免责 | 第55-56页 |
三、保留免责条款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第四节 关于举证责任 | 第57-61页 |
一、我国海事诉讼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 | 第57页 |
二、海事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因 | 第57-58页 |
三、货损原因举证责任的归属 | 第58-59页 |
四、承运人应负担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 | 第59-61页 |
结束语 | 第61-6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