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捅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MH/Ni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 第9-10页 |
| ·贮氢电极合金放电动力学原理 | 第10-12页 |
| ·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开发概况 | 第12-15页 |
| ·AB_5型混合稀土系合金 | 第12页 |
| ·AB_2型Laves相贮氢合金 | 第12-13页 |
| ·AB型贮氢合金 | 第13-14页 |
| ·A_2B型贮氢合金 | 第14页 |
| ·钒基固溶体型贮氢电极合金 | 第14-15页 |
| ·PuNi_3型贮氢合金 | 第15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稀土R-Mg-Ni系PuNi_3型贮氢合金电极合金研究进展和提高负极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途径 | 第18-26页 |
| ·稀土R-Mg-NI系PuNi_3型贮氢电极合金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提高负极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途径 | 第21-26页 |
| ·表面处理 | 第21-22页 |
| ·多元合金化 | 第22-23页 |
| ·析出第二相或外添加第二相 | 第23页 |
| ·贮氢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实验与方法 | 第26-34页 |
| ·合金成分与设计 | 第26-28页 |
| ·合金成分设计 | 第26-27页 |
| ·A侧混合稀土成分AB_3型贮氢合金 | 第26页 |
| ·A侧混合稀土成分A_2B_7型贮氢合金 | 第26-27页 |
| ·合金的制备 | 第27-28页 |
| ·合金的相结构分析 | 第28页 |
| ·XRD分析 | 第28页 |
| ·合金微观组织的SEM/EDS分析 | 第28页 |
| ·金属氢化物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 第28-29页 |
| ·金属氢化物电极反应动力学性能研究 | 第29-34页 |
| ·氢扩散动力学 | 第29-31页 |
| ·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稀土成分对AB_3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44页 |
| ·富铈混合稀土成分对AB_3贮氢合金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富镧混合稀土成分对AB_3贮氢合金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43页 |
| ·富镧混合稀土成分AB_3贮氢合金的相结构 | 第35-36页 |
| ·富镧混合稀土成分AB_3型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36页 |
| ·(La_(0.7)Ce_(0.1)Pr_xNd_(0.2-x))_(0.67)Mg_(0.33)Ni_(0.3)(x=0,0.1,0.2)贮氢合金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动力学性能 | 第36-43页 |
| ·(La_(0.7)Ce_(0.1)Pr_xNd_(0.2-x))_(0.67)Mg_(0.33)Ni_(0.3)(x=0,0.1,0.2)贮氢合金的结构 | 第37-38页 |
| ·(La_(0.7)Ce_(0.1)Pr_xNd_(0.2-x))_(0.67)Mg_(0.33)Ni_(0.3)(x=0,0.1,0.2)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38-41页 |
| ·(La_(0.7)Ce_(0.1)Pr_xNd_(0.2-x))_(0.67)Mg_(0.33)Ni_(0.3)(x=0,0.1,0.2)贮氢合金的动力学性能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稀 土成分对A_2B_7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54页 |
| ·混合稀土成分对A_2B_7贮氢合金结构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混合稀土成分对A_2B_7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50页 |
| ·混合稀土成分对A_2B_7贮氢合金电化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