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季风区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论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初步结论及创新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理论 | 第12-22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2-14页 |
| ·地理位置 | 第12页 |
| ·区域现代气候特征 | 第12-14页 |
| ·研究数据说明 | 第14-15页 |
| ·数据来源 | 第14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 ·同位素基础理论 | 第15-22页 |
| ·降水稳定同位素效应 | 第16-19页 |
| ·水汽中同位素分馏 | 第19页 |
| ·大气降水线与氘盈余 | 第19-21页 |
| ·环境同位素与水汽来源的关系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东部季风区域降水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 | 第22-44页 |
| ·区域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统计 | 第22-23页 |
| ·大气降水线 | 第23-24页 |
| ·降水氘盈余 | 第24-26页 |
| ·降水氧稳定同位素的环境效应 | 第26-36页 |
| ·δ~(18)O与温度的关系 | 第26-30页 |
| ·δ~(18)O与降水量的关系 | 第30-35页 |
| ·δ~(18)O与温度、降水量效应结论 | 第35-36页 |
| ·降水氧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 | 第36-38页 |
| ·降水δ~(18)O的空间分布 | 第36-37页 |
| ·降水δ~(18)O的时间分布 | 第37-38页 |
| ·降水氧稳定同位素指示季风降雨带变化 | 第38-44页 |
| 第四章 降水氧稳定同位素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第44-53页 |
| ·大气降水线与氘盈余 | 第44-46页 |
| ·月降水氧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变化 | 第46-47页 |
| ·月降水氧稳定同位素与降水量的变化 | 第47-49页 |
| ·两站点与其他站点数据的相关性比较 | 第49-52页 |
| ·分析结论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水汽来源对降水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的分析 | 第53-59页 |
| ·水汽输送量变化对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季风强弱变化对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 第55-59页 |
| 第六章 石笋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的驱动机制 | 第59-66页 |
| ·石笋氧稳定同位素记录的争议 | 第59页 |
| ·石笋氧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 | 第59-60页 |
| ·石笋氧稳定同位素与降水的关系 | 第60-61页 |
| ·石笋氧稳定同位素对季风环流变化的响应 | 第61-6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个人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