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大客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空气悬架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 | 第8-10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简介 | 第15-16页 |
·平顺性评价方法简介 | 第16-18页 |
·主观评价法 | 第16-17页 |
·客观评价法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和内容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ADAMS 软件简介及其计算方法 | 第19-31页 |
·ADAMS 软件简介 | 第19-21页 |
·引言 | 第19页 |
·ADAMS 软件的特点 | 第19-20页 |
·ADAMS 软件模块简介 | 第20-21页 |
·ADAM 软件的分析、计算方法 | 第21-28页 |
·广义坐标选择 | 第21-22页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22页 |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22-25页 |
·静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初始条件分析 | 第25-28页 |
·静力学分析 | 第25页 |
·运动学分析 | 第25-26页 |
·初始条件分析 | 第26-28页 |
·ADAMS 软件应用中解决数值发散的技巧 | 第28-30页 |
·数值发散的原因 | 第28-29页 |
·解决数值发散的技巧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空气悬架及其特性试验 | 第31-43页 |
·空气悬架系统特性 | 第31-33页 |
·空气弹簧的特点 | 第31-32页 |
·空气悬架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空气悬架的结构型式 | 第33-37页 |
·空气悬架的型式 | 第33-34页 |
·空气悬架系统导向机构的组成 | 第34-37页 |
·空气弹簧弹性特性试验 | 第37-41页 |
·试验原理 | 第37-38页 |
·空气弹簧静特性试验 | 第38-41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静刚度试验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减振器阻尼特性试验 | 第41-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1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整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3-55页 |
·引言 | 第43页 |
·整车特征参数的获取 | 第43-44页 |
·前悬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转向系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后悬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车身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轮胎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空气弹簧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减振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整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操纵稳定性仿真与试验分析 | 第55-63页 |
·稳态回转仿真与试验分析 | 第55-59页 |
·“蛇行”穿杆仿真与试验分析 | 第59-63页 |
·操纵稳定性仿真与试验结果计分评价 | 第63-66页 |
·稳态回转计分评价 | 第63-65页 |
·“蛇形”穿杆计分评价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整车平顺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 第67-79页 |
·引言 | 第67页 |
·路面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平顺性仿真与试验分析 | 第69-78页 |
·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69-73页 |
·平顺性试验分析 | 第73-77页 |
·平顺性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摘要 | 第85-87页 |
ABSTRACT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