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净化大气功能分析及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基本概念 | 第10-13页 |
·城市森林 | 第10-11页 |
·城市森林生态学 | 第11-12页 |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 第12-13页 |
·城市森林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4-15页 |
·城市森林功能研究与进展与现状 | 第15-21页 |
·城市森林对氮氧化物的净化功能 | 第16-17页 |
·城市森林对二氧化硫的净化功能 | 第17-18页 |
·城市森林对总悬浮颗粒物的净化功能 | 第18-19页 |
·城市森林的滞尘作用 | 第19-21页 |
·城市森林净化空气功能评价 | 第21-24页 |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22-23页 |
·城市森林净化空气的功能评价 | 第23-24页 |
·选题背景 | 第24-25页 |
2 试验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5-36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36页 |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 第26-29页 |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 第29-31页 |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 第31-32页 |
·城市森林树种的滞尘能力测定方法 | 第32-34页 |
·净化空气功能评价方法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5-36页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6-67页 |
·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 | 第36-37页 |
·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 | 第37-52页 |
·二氧化硫的季节变化 | 第37-40页 |
·长沙对照区二氧化硫的季节变化 | 第37-38页 |
·长沙试验区二氧化硫的季节变化 | 第38页 |
·株洲对照区二氧化硫的季节变化 | 第38-39页 |
·株洲试验区二氧化硫的季节变化 | 第39-40页 |
·氮氧化物的季节变化 | 第40-43页 |
·长沙对照区氮氧化物的季节变化 | 第40-41页 |
·长沙试验区氮氧化物的季节变化 | 第41页 |
·株洲对照区氮氧化物的季节变化 | 第41-42页 |
·株洲试验区氮氧化物的季节变化 | 第42-43页 |
·植物滞尘能力和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43-50页 |
·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43-46页 |
·长沙对照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43-44页 |
·长沙试验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44页 |
·株洲对照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44-45页 |
·株洲试验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45-46页 |
·城市森林树种的滞尘能力 | 第46-50页 |
·夏季长沙主要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 | 第46-47页 |
·夏季株洲主要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比较 | 第47-48页 |
·秋季长沙、株洲主要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隙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不同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差异 | 第52-56页 |
·长沙试验区和对照区二氧化硫的差异分析 | 第52页 |
·株洲试验区和对照区二氧化硫的差异分析 | 第52-53页 |
·长沙试验区和对照区氮氧化物的差异分析 | 第53-54页 |
·株洲试验区和对照区氮氧化物的差异分析 | 第54-55页 |
·长沙试验区和对照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差异分析 | 第55-56页 |
·株洲试验区和对照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差异分析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页 |
·城市森林净化空气功能评价与分析 | 第56-67页 |
·污染指数 | 第56-60页 |
·空气污染指数的国家标准与等级 | 第56-58页 |
·评价结果 | 第58-60页 |
·空气质量 | 第60-64页 |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国家标准 | 第60页 |
·评价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评价等级划分 | 第61-62页 |
·评价结果 | 第62-64页 |
·长沙市区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种类 | 第64-65页 |
·株洲市区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种类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4 结论 | 第67-68页 |
5 问题与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