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冠层能量平衡和小气候要素的特征与模拟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 1.1 地表水热通量的观测研究 | 第9-10页 |
| 1.2 SVAT模型的研究 | 第10-11页 |
| 1.3 农业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1-12页 |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SHAW模型简介 | 第13-25页 |
| 2.1 表面能量和水汽通量 | 第14-18页 |
| 2.1.1 净辐射 | 第14-17页 |
| 2.1.2 感热和潜热通量 | 第17-18页 |
| 2.1.3 土壤热通量 | 第18页 |
| 2.2 系统中的能量通量 | 第18-20页 |
| 2.2.1 冠层的热通量 | 第18-19页 |
| 2.2.2 雪中热通量 | 第19页 |
| 2.2.3 凋落物中的热通量 | 第19-20页 |
| 2.2.4 土壤中热传输过程 | 第20页 |
| 2.3 系统中的水汽通量 | 第20-23页 |
| 2.3.1 冠层的水汽通量 | 第20-22页 |
| 2.3.2 雪被的物质平衡 | 第22页 |
| 2.3.3 凋落物中的水汽通量 | 第22-23页 |
| 2.2.4 土壤中的水通量 | 第23页 |
| 2.4 溶质通量 | 第23页 |
| 2.5 下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 2.6 降水和入渗 | 第24页 |
| 2.7 数学实现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 3.1 试验地点 | 第25页 |
| 3.2 测量仪器 | 第25-26页 |
| 3.3 观测方法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能量闭合性验证 | 第27-29页 |
| 第五章 小气候要素、能量平衡和温度的变化特征 | 第29-37页 |
| 5.1 小气候要素的日变化 | 第29-31页 |
| 5.2 能量平衡的变化 | 第31-32页 |
| 5.2.1 能量平衡的日变化 | 第31-32页 |
| 5.2.2 能量平衡的季节变化 | 第32页 |
| 5.3 能量收支的变化 | 第32-35页 |
| 5.3.1 能量收支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2-34页 |
| 5.3.2 冠层反射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第34页 |
| 5.3.3 冠层表面辐射的变化 | 第34-35页 |
| 5.5 温度的变化 | 第35-37页 |
| 5.5.1 冠层温度的变化 | 第35页 |
| 5.5.2 土壤温度的变化 | 第35-37页 |
| 第六章 模型评价 | 第37-60页 |
| 6.1 小气候要素的模拟 | 第37-43页 |
| 6.2 能量平衡的模拟 | 第43-45页 |
| 6.3 温度的模拟 | 第45-52页 |
| 6.3.1 冠层温度的模拟 | 第45-51页 |
| 6.3.2 土壤温度的模拟 | 第51-52页 |
| 6.4 表面辐射的模拟 | 第52-60页 |
| 6.4.1 对模型的改进 | 第52-54页 |
| 6.4.2 模拟结果 | 第54-58页 |
| 6.4.3 模型敏感性分析 | 第58-6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0页 |
| 7.2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60-61页 |
| 7.3 对未来作物模型研究的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