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樱桃论文

樱桃砧木Colt抗菌肽基因转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 抗菌肽及其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11-13页
   ·抗菌肽的发现及意义第11页
   ·抗菌肽的结构功能及抗菌机理第11-12页
     ·抗菌肽基因结构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1-12页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第12页
   ·抗菌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12-13页
     ·抗菌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第12-13页
     ·抗菌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第13页
 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3-19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机理第14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的特点第14-15页
   ·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第15页
   ·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的主要因素第15-17页
     ·不同属性农杆菌对转化的影响第15页
     ·植物基因型及外植体对转化的影响第15-16页
     ·培养方法对转化的影响第16-17页
   ·影响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主要因素第17-18页
     ·表达载体的表达效率第17页
     ·拷贝数第17页
     ·DNA甲基化修饰第17页
     ·转基因对非转基因性状的影响第17-18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果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18-19页
 3. 果树转化受体系统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9-24页
   ·果树转化受体系统第19-20页
     ·依赖于组织培养再生的受体系统第19-20页
     ·完整植株的受体系统第20页
   ·樱桃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20-21页
   ·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果树转化效率的策略研究进展第21-24页
     ·诱导农杆菌侵染后植物材料的感受态第21-22页
     ·协调植物与农杆菌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第22页
     ·对农杆菌的改良及活化第22-23页
     ·对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优化第23页
     ·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第23-24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第二部分 樱桃砧木Colt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第25-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材料第25页
   ·方法第25-28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25页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第25-26页
     ·各种外植体再生培养基设计第26-27页
     ·培养条件第27页
     ·结果统计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2页
   ·茎尖再生第28-30页
     ·激素对茎尖分化率及增殖系数的影响第28页
     ·茎尖大小对分化率的影响第28-29页
     ·苗龄对樱桃砧木茎尖分化的影响第29-30页
   ·叶片再生第30-32页
     ·影响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第30-31页
     ·影响叶片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因素第31-32页
   ·茎段再生第32页
   ·根段再生第32页
 3. 讨论第32-33页
 4. 小结第33-34页
第三部分 工程菌构建第34-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材料第34页
     ·工程菌及农杆菌菌株第34页
     ·植物材料第34页
   ·方法第34-38页
     ·农杆菌的培养与保存第34-35页
     ·烟草转化实验第35页
     ·工程菌pSMC/LBA4404质粒提取第35-37页
     ·农杆菌EHA105、A208SE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7页
     ·质粒pSMC转化农杆菌EHA105、A208SE感受态细胞第37页
     ·转化子的PCR鉴定第37-38页
     ·工程菌pSMC/EHA105、pSMC/A208SE侵染能力测试第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pSMC/LBA4404侵染能力测试结果第38页
   ·工程菌建成第38-40页
     ·制备感受态的细胞生长状态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8页
     ·感受态细胞保存方式对转化率的影响第38-39页
     ·转化子获得第39-40页
   ·pSMC/EHA105及pSMC/A208SE侵染能力的测定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2页
 4. 小结第42-43页
第四部分 抗菌肽基因转化樱桃砧木Colt第43-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材料第43页
     ·植物材料第43页
     ·工程菌第43页
   ·方法第43-44页
     ·樱桃茎尖对Km及Cef的敏感性试验第43页
     ·抗菌肽基因转化第43-44页
     ·转化条件优化第44页
     ·转化率评价指标第44页
     ·培养条件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选择压的确定第44-45页
   ·Km抗性芽的选择及转化植株的获得第45-46页
   ·转化条件优化第46-49页
     ·外植体苗龄及大小对转化的影响第46页
     ·农杆菌状态对转化的影响第46-47页
     ·菌液浓度对转化的影响第47页
     ·预培养对转化的影响第47-48页
     ·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48页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48-49页
     ·延迟选择对转化的影响第49页
     ·共培养温度对转化的影响第49页
 3. 讨论第49-50页
 4. 小结第50-51页
第五部分 抗菌肽转化植株的检测第51-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材料第51页
     ·植物材料第51页
     ·菌株第51页
   ·方法第51-52页
     ·转化植株DNA提取第51页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第51-52页
     ·牛津杯法检测转化植株叶片水提液的抑菌活性第52页
     ·农杆菌接种诱发冠瘿瘤第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转化植株PCR检测结果第52-53页
   ·牛津杯法抑菌活性检测结果第53页
   ·农杆菌接种诱发冠瘿瘤试验结果第53-54页
 3. 讨论第54页
 4. 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英文摘要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独创性声明第63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蜂毒肽毒杀作物病原菌机理和植生效应
下一篇:渗铜法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组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