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清代哲学(1644~1840年)论文--其他论文

乾嘉易学三大家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乾嘉易汉学兴盛的社会背景与学术渊源第14-21页
 第一节 乾嘉时期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第14-15页
 第二节 清初学者对图书之学的廓清第15-18页
 第三节 乾嘉考据学的兴盛第18-19页
 第四节 辑佚学的发达第19-21页
第二章 惠栋易学第21-59页
 第一节 惠栋生平与学术成就第21-36页
 第二节 惠栋的易学思想第36-43页
  一、重汉易,弃宋易第36-38页
  二、《易》为赞化育之书,通天人之学第38-40页
  三、“元亨利贞”为《易》之大义第40-41页
  四、《易》尚中和第41-43页
 第三节 惠栋的治《易》特色第43-55页
  一、尊汉法,以象数解《易》第43-46页
  二、注重发明《易》之本例第46-47页
  三、重小学,以文字、音韵、训话知识解《易》第47-49页
  四、贯通群书,纳入多学科以解《易》第49-51页
  五、追求古义,改易经文第51-55页
 第四节 惠栋的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55-59页
第三章 张惠言易学第59-100页
 第一节 张惠言生平与学术成就第59-73页
 第二节 张惠言的易学思想第73-86页
  一、扬汉抑宋第73-77页
  二、崇尚阴阳消息之说,注重探索宇宙、人生的消息变化第77-80页
  三、“易有太极为乾元”的宇宙观第80-81页
  四、“日月在天成八卦,庖牺则天作八卦”的八卦生成观第81-86页
 第三节 张惠言的治《易》特色第86-96页
  一、治《易》宗虞氏并兼顾其他各家第86-88页
  二、对虞氏《易》注的疏解与阐发力主取象说第88-91页
  三、解《易》与治《礼》相结合第91-93页
  四、归本于人事以解《易》第93-94页
  五、重视对《周易》经、传文字的训话及虞氏《易》注的校勘第94-96页
 第四节 张惠言的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96-100页
第四章 焦循易学第100-154页
 第一节 焦循生平与学术成就第100-114页
 第二节 焦循易学的基础建构第114-126页
  一、旁通第115-117页
  二、时行第117-121页
  三、相错第121-123页
  四、比例第123-126页
 第三节 焦循的易学思想第126-137页
  一、反对唯汉是从,但又注重对汉易的继承与发展第126-129页
  二、《易》为四圣同言之书第129-133页
  三、从通变出发,把《易》概括为“元亨利贞”的循环往复第133-135页
  四、假卜筮以行教第135-137页
 第四节 焦循的治《易》特色第137-148页
  一、以实测方法治《易》第137-139页
  二、以数学知识治《易》第139-142页
  三、以假借、转注解《易》第142-146页
  四、注重对《周易》经、传文的训话第146-148页
 第五节 焦循的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148-154页
馀论第154-15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5-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60-1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浓度吲哚青绿对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影响
下一篇:深板层角膜移植及穿透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的对比研究